“我之前都是自己用手推回去,这次推完之后肚子疼得不行。”
“你这样做太危险了!”
近日,在医院普外一病区,副主任医师张春礼与患者张大伯(化名)交流着,这到底是个啥情况呢?咱接着往下看。
腹股沟疝自行回纳,小肠遭了罪
今年68岁的张大伯来自范县,患有腹股沟疝已有两年的时间,医院就诊。
“它鼓出来的时候,我就用手按回去,我感觉没啥大事儿。”张大伯说,他一直认为这是个“小毛病”不碍事。
近日,正在外出干活儿的张大伯发现自己的腹股沟又有鼓包,于是他又像往常一样自行按回,不料却突发腹部剧烈疼痛。
“当时不知道是咋回事儿,以为过一会儿就好了,没想到一直疼的受不了。”当天,张大伯医院进行救治,却因医疗条件限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随后,张大伯与家人紧急驾车从范县赶往郑州寻求进一步治疗,在途中他的腹部依旧疼痛难忍,当他和家人抵达医院时已是晚上8点。
紧急手术,修补破损小肠
经过急诊科的初步检查后,张大伯紧急转入我院普外一病区进行后续治疗。
“当时情况比较危及,距离他腹部疼痛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小时,根据检查结果及临床经验,我们考虑患者是因自行回纳腹股沟疝气导致的小肠破裂。”普外一病区副主任医师张春礼告诉小编。据了解,小肠破裂后患者腹部疼痛难忍,必须尽快手术。
“患者已经出现了急性腹膜炎,如果不尽快手术,肠子里的残渣、粪便会继续进入腹腔,导致腹膜炎加重,进而引起感染休克等严重后果。”张春礼说。
当天晚上10点,经过一系列术前检查的张大伯被推进手术室实施急诊手术。医生为他进行了腹腔镜探查,术中发现张大伯的小肠的确已破裂,且因长期自行回纳疝囊导致疝内容物与疝囊粘连。
术中医生为张大伯实施了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及左侧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并对破损的小肠进行了修补,手术于晚上12点顺利完成。
术后快速康复,张大伯露出笑脸
从没做过手术的张大伯很是担心术后恢复问题,经过医护人员的开导后他才放宽了心,并积极配合治疗。
据张春礼介绍:“患者术后需要预防腹腔感染,而且要实时观察引流管情况,避免出现肠瘘风险。”
在普外一病区医护人员的细心治疗下,张大伯恢复迅速,很快能够下床活动、正常进食,他的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科普时间
腹壁疝多发于儿童及老年人,儿童患者主要是由于腹壁组织发育不完善,合并儿童哭闹导致腹内压增高,易导致疝的发生;
老年患者则主要是由于腹壁组织退行性变导致腹壁薄弱,且多合并长期咳嗽、便秘等引起腹内压增高导致。大多数腹壁疝可还纳,以至于病友认为没事。
“一旦疝出现嵌顿,导致回纳困难,可引起腹痛、肠梗阻,甚至肠坏死,好比身上带着一颗炸弹。”张春礼提醒,日常生活中,如果在站立、行走或用力咳嗽时,上腹部有包块出现,而躺下或挤压包块时,包块消失了,这可能就是患了疝。
患了疝病应及时就诊,早期手术。一旦治疗不及时极有可能导致小肠坏死,需要行肠切除术,极大增加手术风险,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孙德利
医院普外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
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疝和腹壁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委员,河南省河南省医学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腹壁疝、甲状腺疾病、急腹症、肝脾破裂、消化道穿孔、急性胰腺炎、肠梗阻、胃肠肿瘤的诊治,经验丰富,技术全面。其中在腹壁疝外科的治疗方面省内领先,率先在河南省开展疝无张力修补术(改良Kugel)、轻质网塞腹股沟疝修补术,带领团队先后开展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等。
张春礼
医院普外一病区
外科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擅长腹壁疝,甲状腺肿瘤,胃肠良恶性疾病的常规和微创手术治疗,注重科普,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委员,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肿瘤外科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先后在《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发表论文5篇,SCI论文1篇。
科室-
医院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