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外科微创手术再添新纪录!
近日,一位爸爸带着7岁的儿子沐木(化名)来我院外科就诊。经检查,发现沐木右下侧腹股沟区有突起的、局限性、柔软的肿块,后诊断为“右侧腹股沟斜疝”(小儿疝气的一种)。
原来,沐木于5年前已经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有鸡蛋一样大小的肿块,久站或是活动时候比较明显,平卧休息时则消失,父母也未在意进行治疗。于近段时间不适到我院外科治疗。
对于沐木的情况,外科专家龚碧雄主任建议手术治疗。一听说孩子要手术治疗,沐木爸爸犹豫了起来。龚主任告诉他,像沐木这样的情况可采取腹腔镜下微创针道治疗,全程可视,过程安全;可同期发现多发疝、隐匿疝,并可同期治疗,避免多次治疗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创伤小,恢复快。了解清楚后,沐木一家人当即选择了小儿腹腔镜疝微创手术。
1月19日上午,以龚碧雄主任、柴文豪主任为首的外科团队为沐木成功进行了腹腔镜疝气微创手术。手术中,龚主任在沐木的肚脐眼附近打了一个3-5毫米的孔,在腹股沟区通过1.5毫米的针孔,利用专用器械进入腹腔治疗小儿疝,同期可治疗镜下发现的多发疝和隐匿疝形成的腹壁缺陷,整个手术就通过这个不起眼的小孔进行,整个手术过程不到10分钟。
龚主任介绍,治疗小儿疝传统手术创伤面积大,术后恢复周期长,并发症多,近期复发概率大,而且视角比较狭窄,术中对多发疝、隐匿疝很难发现。
然而,微创腹腔镜在小儿疝治疗上,优势明显,其特点是创伤小,切口只有3-5毫米大小,基本不留疤痕;手术快,患者疼痛感小;术中很容易发现多发疝、隐匿疝;恢复快,术后对身体伤害极小;无明显出血,而且复发率很低,是目前治疗小儿疝的理想选择。
小儿疝是什么?小儿疝又名婴幼儿疝,医学上一般是指腹股沟斜疝。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患儿在腹股沟部位有可复性肿块。小儿疝一般发生率为1-4%,男性较女性高,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一般来讲发现患儿腹股沟区或阴囊部位典型的包块即可诊断,可于小儿外科就诊。如果置之不理任病情发展,一旦发生嵌顿引起肠梗阻、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
如何判断腹股沟斜疝呢?典型的临床症状为腹股沟区域出现光滑、隆起的局限性柔软包块,有的可以延至阴囊肿大;哭闹、用力时包块出现或增大,安静或睡眠时包块可缩小或消失或易于回纳入腹腔。
此例微创手术的顺利实施填补了我院小儿疝微创治疗的空白,以后随着我们技术的更加成熟,将为更多的家庭带去福音。
“本院专家
龚碧雄
外科副主任医师
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普外科工作二十余年,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医院进修腹腔镜微创外科、肿瘤外科;对外科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疾病积累丰富经验;医院医院进修甲乳外科,擅长甲状腺、乳腺及胃肠道肿瘤手术治疗,精通外科微创乳腺旋切、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及保胆治疗、腹腔镜疝修补术及小儿疝修补术;开展下肢静脉曲张微创皮外缝扎治疗及微创针道激光治疗血管疾病;并对肛肠传统手术和微创高频电容场治疗(HCPT)及直肠粘膜环切术(PPH)有丰富的经验。“本院专家
柴文豪
大外科主任
外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普通外科工作二十余年,曾在新医一附院、郑大一附院、郑大三附院及解放军医院进修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及显微外科。主要开展肝胆、胃肠疾病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及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对头、颈、腹部疾病常规手术,小儿疝小切口手术及各类肛肠疾病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医院诚聘英才,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招聘详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