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暖,始于一次捂热的听诊

还记得年感动我们的那些照片吗?小女孩要接受心脏手术因为害怕大哭男医生便抱着她一起看卡通、安抚她直到女孩情绪稳定下来一位骨科患者突发躁狂,拔掉引流管,冲出病房连哭带喊,很多医生、护士、家属都拦不住。主治医生胡何佳赶到,一把将患者抱在怀里,患者顿时就安静了。一名3岁患儿全身麻醉术后还没完全清醒,不停哭闹。由于家属不能进手术室,看到这种情况,麻醉科护士孟宗霞,将患儿搂在怀里,小声安抚,直到孩子完全清醒。因为老人坐不住,腿也疼,医生便“抱着”老人实施麻醉,安慰道:“别害怕,有我呢,你放心吧。”为了尽快给守护台上的患者输血医生将两袋只有4度的血细胞抱在怀里嘴里直念叨:“求求你,快点升温,快点升温,救命呢”在麻醉复苏室,刚做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者琪琪从睡梦中醒来,面对陌生的环境开始哭闹,90后男护士殷玉江把琪琪抱到怀里,像妈妈那样轻拍着孩子哼着儿歌,给孩子以抚慰,并一直保持这个姿势40分钟,直至小病人睡醒……在妇产科的洗澡间里,刚洗完澡的小婴儿哭闹不止。80后护士长轻轻抱起安抚,边逗边用小包被裹住,婴儿在护士妈妈的怀里,听着儿歌进入了梦乡。正在手术中的她,由于高度恐惧,一名手术室护士伸出了可以依靠的手。手术室来了小朋友,大家总是齐上阵安抚。这些场面,是不是很熟悉呢?这就是每天都在发生的~医学是有温度的,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西方一位医生特鲁多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铭言越过时空,久久地流传在人间,至今仍熠熠闪光。它时刻在提醒着我们,治愈疾病本身并不是治疗的唯一目的。患病的人不仅仅身体有了疾患,其心理创伤是需要我们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lele168.com/fnscs/151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