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和云南省当地政策的影响,医院的反复沟通,随即又“遭遇”3次直飞航班被取消的突发状况,最后改道成都转机,我们第九批医疗队在“迟到了一个月后”,终于在3月的春风里踏上大理的土地,医院,开始我们为期半年的医疗援建工作。
经过周末2天短暂的生活适应,我们医疗队的工作正式开启,熟悉了科室的基本情况后,各自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援助工作中。
在正式开展工作的第二周,普外科姚君良医生即收治了一名49岁的男性患者,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入院,查体发现右侧腹股沟区一8*6cm大小肿块,平躺后可回纳,考虑为右侧腹股沟疝。经过术前方案讨论、充分的计划制定后,3月23日,医院的段继孟副院长合作,为患者开展了该院第一例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手术顺利,为患者解决了病痛,并且术后2天即行出院。
TEP适用于多种形式的腹股沟疝,并且对于双侧疝、复发疝的治疗较传统开放手术方式更有优势,手术操作与腹腔镜下腹膜前补片修补术(TAPP)基本相同,但两者手术进入路径不同,TEP术是不进入患者腹腔,而是进入腹膜前间隙之后,这就避免了腹腔内器官的损伤及腹内粘连的发生,且不用缝合腹膜,缩短了手术时间,对患者创伤更小,病人术后恢复相对更好,短期内即可顺利出院。这项新技术对永平县而言可谓十足的“因地制宜”,不仅提升了对于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水平,更降低了对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好地践行了精准扶贫的使命。
姚君良(左一)
3月31日,在医院第九批帮扶专家座谈会上,永平县副县长徐宏波和卫健局局长陈古松对我们提出了要求,希望我们在传授专业知识之外,更要带去新理念、新技术,发扬传帮带的精神,践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的使命。
虽然我们这批队员的征程才刚起步,但各自的工作已经步入正轨,麻醉科、医院申请了部分耗材,计划在永平当地开展适宜新技术新业务。在未来5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医疗队将在门诊、病房继续践行传帮带使命,在专业培训、小讲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开展以及下乡义诊等方面开展工作,发挥各自所长,让这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进一步充实壮大,医院医疗队的印记,深刻在永平的热土上。
原标题:《援滇路上|新篇章,再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