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器官漏进胸腔医生巧手微创补洞

淄博4月10日讯“患儿为4个月大的婴儿,麻醉风险极高,术中一定多加注意……”今天上午,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所有医护人员的心都牵挂在了一名4个月大的婴儿身上。由于先天性膈裂孔发育不全,该患儿需接受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手术。而这例微创技术下的手术,是淄博市第一例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手术。患儿年仅4个月大,因最近总是哭闹不安、呕吐,家属带其到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检查。“来院就诊时孩子已出现呼吸喘憋、恶心呕吐的症状。通过完善检查,我们发现孩子有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其食胃肠道等腹腔脏器通过膈肌裂开的疝口,疝入了胸腔。”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主任张正茂介绍,儿童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是指胃通过异常宽大的食管裂孔突入到胸腔内形成的疝,可伴或不伴有疝囊,病因多为先天性膈裂孔发育不全。如果患儿不及时救治,可导致呼吸困难、呕吐、不能进食,严重时会因呼吸困难危及生命。以往这类巨大疝囊的食管裂孔手术,都需要开腹手术。术后患儿留下了巨大的手术疤痕。随着儿童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先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已成为外科治疗儿童食管裂孔疝的主要方法。4月10日上午,对患儿的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手术在家属期盼下展开,在医护人员2个半小时的协作努力下,整个手术顺利完成。记者了解到,医院小儿外科开展微创手术以来,从小手术逐渐覆盖到四级手术。目前,医院小儿外科手术已基本实现了全面微创化。本次食管裂孔疝手术,患儿腹部仅留下四个直径五毫米的孔洞。“相比以前动辄十余厘米的巨大手术疤痕,是一次革命性的进步。”张正茂表示,小儿外科也将持续进步,发展更多的微创技术,更好地为淄博市百姓健康服务。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翟咏雪高阳通讯员宋天印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lele168.com/fnswh/14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