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个月份中,古人最为讨厌、最为不喜的,就是农历五月,甚至称之为“恶月”、“毒月”,并且认为“五月初五”最为不吉,是“九毒日之首”。
众所周知,“五月初五”正是端午节,也许因为爱国诗人屈原在这天去世,更加重了古人对这一天的憎恶。
所以,在这一天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习俗,喝酒就是其中一种。
在山西地区,端午节曾流行喝当地的一种传统名酒—菖蒲酒,用菖蒲、艾叶泡制而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写到“菖蒲酒,治三十六风,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宋代时期,菖蒲还被认为是“辟邪之物”,后来在端午节喝菖蒲酒辟邪也就盛行开了。
在很多气候潮湿的地方,民间有“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的说法。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肝肾壮筋骨。据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鲁定公母单服五加皮酒,以致不死”。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腰脊痛、两脚疼等。
当然大家最耳熟能详的说法还是雄黄酒,在陪伴我们长大的经典影视剧《白蛇传》中也有显现。黄酒源于绍兴,是我们的民族特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种之一。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
今天的我们自然是不相信任何迷信,也没有必须要喝酒或者必须要喝哪种酒的说法。不过不相信不意味着就可以抛弃一切流传下来的民俗,在不科学的迷信说法背后,也是古人与今人情感的维系。
古人也许只是单纯的找个理由喝酒而已,我们也可以借着端午小长假找亲友聚聚,迷信不可取,但是亲友相聚小酌的快乐可是最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