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2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这也是温药啊,这个满他不是腹满,是胸胁逆满,这是由于腹中有寒气。这个寒气啊,是寒和水气,就是腹里头,既有寒,同时也有水气,所以他加个雷鸣,雷鸣就是肠鸣的厉害;切痛者,痛的也相当的凶,所以这个方子,他治寒疝的、治疝气痛的,但是得有这种情况,主要是有胸胁逆满、呕吐。

从这用药上看附子粳米汤,这个方子挺好的,事实上寒疝用这个方的机会也是有的。如果这个人呕吐,胸胁逆满,雷鸣腹痛的厉害,这个就是寒疝也可以用的,如果不是寒疝,一般的虚寒肚子痛的厉害也可以用。咱们看看这个方子,大家就明白了,它主要是用附子,附子这个药主要是去寒,但是对这个寒疝来讲,这个去寒就不够用了,怎么讲呢?这个寒疝,现在包括多少病呀,很多呀,第一个就是小肠疝气,小肠疝气就是发生在我们这个小腹,也就是中腹以下。这个宰猪、收拾猪,大概都看到过吧,有这个油网把肠子包着,摘这个东西很费劲,它就是在肠子外头,有个油网整个把肠子都包着,那么人身体虚弱,主要是虚弱,弱到什么程度呢,组织松弛了,这油网本来没什么缝的,结果因为虚弱造成组织松弛,所以他裂缝了,肠子漏下一块在外头就坏了,这疼的不得了,这咱们叫小肠疝;那么也有掉一块油卡在那里的情况,也是疼。那么这不关乎寒,不是寒而是虚,主要是虚,附子、乌头呀,它就能够把油网这个组织振兴起来,它不是松弛嘛,附子、乌头能使它紧张,恢复它,所以小肠就能回来,它不是寒的问题,古人只能看到寒的问题,上面这是我们根据现代医学上参考研究了,也不一定对,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还有一种疝痛,这个寒疝的疝呀,就是痛,剧痛,为什么叫寒疝呀,因为遇到冷它就发作,有这种病的人也不是天天发作的,得天凉了,遇到受寒,它容易发作,事实也是这样的,所以古人把它叫作寒疝,就把病的原因归到一个寒上,但是方才说的那种与寒没关系。

还有一种,就是咱们现在说的肠梗阻呀,肠子折迭啦,也都与它松弛有关。这个肠子本身松弛,他拧劲了,平时人好好的,他的组织都是相当的紧,不会松弛的,不会到那个份上,要是到那个份上,那也是疝痛,也现出了这个人四肢冰冷等等的,也影响这个消化系统了,咱们说血不到手,手就凉了嘛,不到足,足也凉了嘛,它这就显出了一片虚寒的状态,那么这个也是器质上的病变,也并不是关于寒的问题,这个也很重要,我们后头要讲的。

那还有一种叫虫疝,也就是虫积,这个东西特别多,尤其是蛔虫,咱们现在说是跑胆道里头去了,叫胆道蛔虫症,那个疼法,古人叫做虫疝,那个我们就要用大建中汤,有蜀椒等,蜀椒可以杀虫,虫子遇到蜀椒、干姜啊,常常就会跑出来,这个我们后头要讲的。

这个寒疝呀,事实上包括了现在这些病,如肠梗阻呀、肠折迭呀,总而言之就是肠子闭塞,现在得这个病,西医就要马上手术的,不通过手术,折迭或扭转的地方就坏死了,这个西医非动手术不可,但是中医不用的,这个后面我们要讲。

所以我们方才讲附子粳米汤,它是有治寒疝的情况,但是得合乎它的条件。根据它这个症候,这个半夏治疗呕逆,去水治呕逆。附子振兴机能的沉衰,使松弛紧张起来,它起这个的作用,但不一定它就是温,你搁旁的温性药就不行。甘草、大枣、粳米这都是甘缓止痛药,所以临床看到往上来有水逆,有寒、有水气,造成胸胁逆满、呕吐、肠鸣胁痛等,有用这个方子的机会,就是寒疝也有,寒疝我们还没讲,在这先略略提一提。

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什么叫痛而闭者,他的话简的很。痛,腹满痛,腹胀满而痛,大便不通,就是这个。那么这个用厚朴三物汤,前面讲了,你看这不是小承气汤嘛,厚朴、枳实、大黄,这三个药就是小承气汤,但是这个厚朴与枳实的量,你对着伤寒小承气汤看就知道了,都增量了,也就是这个方剂以厚朴为主,小承气汤以大黄为主,这里把大黄搁到次要地位了。

但这个方子咱们在用的时候,这个大黄的量还是大了,不过它这个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五升就五付了,五付要是四两,那也不算大,有几付,拿几除,不到一两,拿现在说不到三钱,所以我们用大黄一般量呀,要是不是真正的大实大热,用6克蛮好的,把厚朴、枳实增大量就行了。这都是说实满。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这个地方很好,它当然是有柴胡证,这肯定的,可是他单提出个心下来,这与承气汤不同呀,我方才也讲了,承气汤啊,我们那个大承气也一样,他通便,他对下边起作用的厉害,所以这个大承气汤的形成啊,也是由下往上,开始燥屎,大便干,逐渐往上影响到胃,影响到胃那很重了,我们方才那节就是的,他说「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不能吃,这里头有东西了,不光是在下边了,往上影响到胃了;「若能食者,但硬耳」要是能吃呢,只是大便硬了,总而言之,这得用大承气汤。

可是这个柴胡剂它不一样,柴胡剂呀,它由心下来,两胁心下这个地方,所以我们用药呀,这个人该用下剂,可是它这个病在胸胁心下的这个部位,你要用承气汤,一点用都没有,你要给他吃试试,肯定没用,这里主要是它有柴胡,它治胸胁,所以这个大柴胡汤证开始有个心下急,心下急就是心下这个部位较憋,不但憋,你要按它,还疼,这就是心下急的证候。

那么大柴胡汤证,他就略了,因为在伤寒论讲的很多了,读书的人在这里会想到有大柴胡汤证,呕逆呀、胸胁满呀,这他是准有的,但是他这个是满在心下、两胁,不是底下,这个你要不是用大柴胡汤,用承气汤没用,用三物厚朴汤也没用,所以用药,你不按他这个书上你掌握不了。

为什么只要咱们一认为是上焦的病,动则用大柴胡汤来加减,因为病它不在底下,所以对这些个病,你搁什么泻下药呀。大承气汤它是攻大便的,所以一再强调,下边有燥屎,到那么个份上了,才用大承气汤,用它去治,用它的火候,它不说心下如何如何的。当然如果要是从下边硬满到心下,而且大便要硬,那更了不得了,那非大承气汤不可(Stanley按: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应该是大陷胸汤证)。

那么它这个柴胡证开始来它就从上面,像胸胁满、心下急、郁郁微烦这些症候,它都在这里,所以他这里特别提出来了按之心下满痛,就是要你跟大承气汤做个鉴别。临床上一个病人要是心下按之满痛,可是按着肚子,就是肚脐以下的部位,却又不怎么痛,那么这时候你要用承气汤就不行了,这得用大柴胡汤。

这些都很好呀,这好在文章简,就是我讲起来你对照着看,心里头呀就有数,要不然都是腹满,为什么这个搁大柴胡汤,那个搁厚朴三物汤啊,这个分别究竟是在哪啊,就这两个方剂,你们好好的认识就行了,这都很重要。所以这个金匮要略的书,不好讲的很,要不你在这讲心下满痛用大柴胡汤,一点趣味也没有,他也白写这一条,事实上他是有作用的,大柴胡汤咱们在这个伤寒论讲过了,就不再详细讲了。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上面还有一个,「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与这节是对照的,那个就有虚寒,那个当然是不能下。这个如果腹满不减,就是有所减,也微不足道,胀的还是很明显的,当须下之,这没问题,因为它是实。要是虚寒呢,它是时减时胀,时满而且有所减,但是有时候回来还是那个样子,但是真正的实它不减,它里头有结实的东西,比如有宿食,吃的东西在胃里头,你不把实去掉,它怎么能够减呀,不会减的。

虚胀里头没东西,它光是寒,这个寒气一下去,当时一下子就好了,可是寒又来了,它又胀了,它是那么一种情形,它是无形,这个虚寒是无形,没东西,这个实确实有东西,它燥结在那地方了,它不减,即使外面看着减了一点,那也微不足道,还是胀的相当难受,所以这个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这个是「宜」,不是「主之」,这个在临床上口气都含蓄啊,要你自己去看,该用大承气汤的就得用大承气汤,你不猛攻,它这个胀满消不了,里实去不了;有的时候就得用小承气汤,或是用三物厚朴汤就行了,所以他不搁个大承气汤主之。这就是说有用大承气汤的机会,就用大承气汤,可以用,但是在临床上你还要细辨了,这个大承气汤方在痉病中已经有了,就不细讲了。

咱们今天就讲到这里,到这呀他把这个腹胀、腹满,不但在原则上讲了,在具体证治也讲了,下回就研究寒疝,寒疝这个病呀很重要,因为大家对它认识都不清楚。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心胸中大寒痛」,它这个寒冲逆于心胸,所以心胸中感觉大寒痛。「呕不能饮食」,它胃中有寒有饮,就不能吃东西;胃虚里头有寒,他不能吃的。「腹中寒」,主要这个寒在腹中,在胃肠里面了,它往上攻呀,所以心胸中感觉大寒痛。

「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上下」应该连在前面,「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它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胃肠里头呀,是沉寒客冷,寒的厉害,它刺激这个胃肠,造成胃肠蠕动的很厉害,这个腹皮由于胃肠的蠕动,腹皮也动,所以他说「上冲皮起」;由于肠子蠕动的厉害了,这肠子本身也薄,有寒刺激肠粘膜,它就蠕动。

「出见有头足上下」,它这个上下出没无常呀,一起一伏,就像有头足似的,这起个包,那起个包,上下乱动,就像有头足似的,这是一个比喻的话,它不是真有头足呀。「痛而不可触近」,腹中痛的更厉害,这个疼甚至于不可触及,那么「大建中汤主之」,这个说的是所谓的寒疝。

这个大建中汤与小建中汤不一样,这个大建中汤呀,是大温,既用干姜,又用蜀椒,同时还大补,搁人参。小建中汤则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一方面解表嘛,同时呢因为它那个疼呀与芍药还有关系,所以加量芍药。另外呢搁饴糖,这个饴糖呀,甜它能止痛,性又温,所以它可以建中呀,主要的这个方剂是温补胃。要特别注意的是芍药是个苦寒药,这个治寒疝用芍药的机会很少啊,要用也不能用那么大量。

那么这个方剂与小建中汤绝然不一样,因为大温大补,所以叫大建中汤。它用了大量干姜,这个干姜治呕;干姜、附子都是大温性药呀,干姜偏于治上。大建中汤它必有呕,那么小建中汤没有呕呀,「呕者不可与建中」是指小建中说的,临床上要注意这个它有呕,所以我们遇到这么一种病,那么它这个证候是虚寒,有呕,这个心腹觉着寒气痛,尤其这个腹中痛的厉害,至于这个上冲皮起,这个不一定,要有这样就更明显了,没有也可以用的;再来它有人参就有心下痞硬,所以是呕而心下痞硬,腹中痛剧烈,这个药就可以用。

总而言之,要把热除外,这个热药不适于治热证呀,如果这个人有热,一般还是用不得这个药的。

仲景伤寒2群开通(),各伤寒流派交流学习,百家争鸣,喜欢争鸣的童鞋,请积极加入。k禁止各种不良言论和人身攻击。。。

仲景伤寒1群(),继续欢迎喜欢方证的朋友加入,人数逾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lele168.com/fnszl/10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