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5972911.html图说:虞先濬个人主刀胰腺肿瘤根治术余例/年来源/医院供图(下同)早上7时不到,医院胰腺外科主任虞医院,距离门诊还有一个多小时,一路上就不断被眼尖的患者和家属拦住。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虞先濬早出晚归,全年无休,想要逮住他,要么早点去堵、要么晚点去截。这位把自己“逼到极致”的科主任,日前刚刚荣获了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白手起家创立科室胰腺癌有“癌中之王”的恶名,因为它有极高的致死率和极难治愈的特性,80%的胰腺癌在发现时已是晚期。同时,胰腺癌的手术难度极大,风险很高,是外科里面复杂程度最高的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高且凶险。而虞先濬就是专注于和胰腺打交道的外科医生。年,虞先濬从上医(现复旦医学院)毕业后,师从我国著名胰腺外科专家倪泉兴教授,开始专攻胰腺癌。年,他医院创业,先后创建医院胰腺外科和上海市/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医院在胰腺外科方面几乎是零基础,三个人、七张床,可谓白手起家。9年时间,在倪老师的指导下,他带领团队将科室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胰腺肿瘤医教研中心,每年承担上海市约1/3胰腺恶性肿瘤的手术(大于例)以及约例次胰腺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目前个人主刀胰腺肿瘤根治术余例/年,以“有担当、攀高峰”为信念,累计为余例患者实施高难度胰腺手术。 关爱患者赢得信任虞先濬提出,“要治好胰腺癌,首先要让患者和家属有信心,所以关爱与沟通是治疗成功的一半。”他不厌其烦地解释病情,用生动形象的举例和通俗易懂的比方来打消患者的顾虑。每天查好房后,他一定会坐在病房与患者聊家常,把治疗方案的进程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给患者,以缓解他们的紧张与恐惧。许多患者说:“以前我们是到处找医生问情况,这里是你不问虞医生也要讲给你听,而且他会一直讲到你听懂为止。”年终无休、有求必应的虞先濬总是说:“医生本就是一个奉献的职业,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所在,找我看病,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图说:虞先濬(右一坐)及其科室团队张女士(化名)的母亲去年7月查出胰腺恶性肿瘤,经朋友推荐,张女士带着54医院,找到虞先濬教授。“虞教授看完片子后说,手术希望还是挺大的。在我经历了迷茫和绝望后,我又看到了希望。”张女士说,经过6个疗程18次化疗后,母亲的胰腺肿瘤缩小,具备了手术条件。“今年2月22日,那是一个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日子,由虞教授主刀,我母亲完成了手术。在通知家属谈话时我心情忐忑,脑海中闪过了无数种可能的结果,随后虞教授带着手术非常成功的消息出来后,让我心中的石头落了下来。”张女士无比感激地说,母亲已术后恢复有两个多月了,身体状况也是逐渐好转。胰腺癌不可怕,就看能不能遇到一个好医生!三个对半一个梦想在虞先濬身上,既有匠人的执着和追求,又有科学家那种开拓、探究和坚韧的精神。他和团队发明“胰肠吻合”新方法,减少胰瘘,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发明5项专用手术器械,协助深部淋巴结锐性清扫,使局部复发率降低30%,提高了手术根治性;发现胰腺癌“手术不获益”亚群,施行术前个体化干预,提高了手术有效性;发现胰腺恶性肿瘤增殖转移特性,两次创新改良国际临床分期指南,发出“中国好声音”。其创新技术在国内22医院推广应用,手术器械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年上海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个体化手术策略将胰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40%,超越国际先进水平。年,团队牵头执笔编写《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版)》,现已发表并在全国推广应用。虞先濬并不满足于现在取得的成绩。说起胰腺肿瘤的综合治疗,他将其概括为“三个对半开”。遵循“三个对半开”学科规律,即:临床+科研、外科+内科、开腹+微创,对半开,齐头并进。“胰腺肿瘤外科,前30年是技术定型,看你能不能做;现30年是技术全盛期,看你手术是不是做得好;而今后的30年就必须是新思维、新理念,新策略!深入理解胰腺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理念与思维的创新,最后带来整体治疗策略的颠覆。比如胰腺肿瘤的综合治疗,更要重视前期术前新辅助和转化性化疗,内外科结合是胰腺外科发展的必然规律。”虞先濬身上,有着上海男人的聪明自信,自带气场,也有着令人倾佩的实力和梦想:“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一支46人的顶级人才梯队,医院浦东院区即将开张,我们将建成亚洲最大的胰腺中心。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建成国际一流的胰研中心!”新民晚报记者左妍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lele168.com/fnszl/15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