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植物是观叶植物中颇具特色的一群。它们虽然没有鲜艳夺目的花与果实,然而它们以千姿百态的叶形、叶姿和青翠碧绿的色彩,使人赏心悦目,在观赏植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无花之美”的称号,已成为家庭盆栽植物中的重要类型。
▼36、心愿蕨
心愿蕨(荷叶蕨)(Hemionitisarifolia(Burm.)学名:泽泻蕨,蕨科泽泻蕨属蕨类植物。
泽泻蕨因叶形像个心形,所以得名心愿蕨,其叶片青绿,小巧玲珑,姿态婀娜,绿波涟涟,清爽源源,给人清新舒畅的感觉,寓意每一片叶子都代表一个美好祝愿,深受人们青睐,是人们舒心悦目欣赏、美化室内环境、清新净化空气,不可缺少的植物。
产台湾南部、海南(乐东、崖县、罗江)及云南南部(勐海)。生密林下湿地、溪谷石缝或灌丛,海拔达米,海南常见。
植株高10-25厘米。根状茎短,直立,被淡棕色狭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片卵形、长卵形或戟形,先端钝或圆,基部深心脏形,与叶柄成斜面,叶脉网状。
性喜阴,不能强光直射,喜散射光或反射光照,对湿度要求高,不宜过干或过湿。对空气湿度也有要求,叶革质。生密林下湿地、溪谷石缝或灌丛,海拔达米。分布于台湾南部和云南南部(勐海),尤其在海南岛常见;亚洲热带其他地区也有。
基质一般以泥炭土、腐叶土、珍珠岩或粗沙按2:1:1配制,或腐熟的堆肥、粗沙或珍珠岩按1:1配制。生长期每天需浇水和叶面喷水,以保持湿度。发现植株因缺水而凋萎时,要立即将盆浸入清水中,地上部分喷雾。浇水最好在早晨进行。忌闷热,夏季保持通风。
▼37、凤尾蕨
凤尾蕨(PteriscreticaL.var.nervosa(Thunb.))凤尾蕨科凤尾蕨属蕨类观赏植物。
凤尾蕨的别名很多,主要以其叶形和生态环境来命名。全丛颜色嫩绿,叶片披拂,极有风姿,配山石盆景尤妙。盆栽可点缀书桌、茶几、窗台和阳台,也适用于客厅、书房、卧室做悬挂式或镶挂式布置。全草都可以供药用,它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止泻的功效、强筋活络等效,民间多用于治痢疾/和止泻。
植株高50-7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粗约1厘米,先端被黑褐色鳞片。叶边仅有矮小锯齿,顶生三叉羽片的基部常下延于叶轴,其下一对也多少下延。叶边仅有矮小锯齿,顶生三叉羽片的基部常下延于叶轴,其下一对也多少下延。叶干后纸质,绿色或灰绿色,无毛;叶轴禾秆色,表面平滑。
产中国及于欧洲、非洲。生于竹林边、河谷、墙壁、井边、石缝和山林湿地处。性喜温暖、高湿、阴暗的环境,不耐干燥,忌涝,要求荫蔽、空气湿润、土壤透水良好。较耐寒,生长适温为10-26℃,越冬温度可低至0-5℃。
凤尾蕨宜保持盆土湿润,生长季节水分应供应充足,一般可以2-3天浇水一次即可,水分过多会可导致叶片脱落,夏天中午要加强遮荫和通风,养护期间应勤向植株及生长环境喷水增湿,生长季薄肥勤施,选用氮肥比例稍大,磷肥偏少的液体肥料。
阿波银线蕨(PteriscreticaL.var.albo-lineataHk.)、美丽银线蕨(PteriscreticacvMayii)、威姆银线蕨(Pteriscreticacv.Wimsettii)
▼阿波银线蕨(PteriscreticaL.var.albo-lineataHk.)
▼井栏边草(PterismultifidaPoir.)
▼傅氏凤尾蕨(Pterisfauriei),别名傅氏蕨
▼剑叶凤尾蕨(PterisensiformisBurm)
▼白羽凤尾蕨(PterisensiformisBurm.var.victoriaeBak.)别名:银脉凤尾蕨、白斑凤尾蕨
▼夏雪银线蕨(Pterisensiformiscv.Evergemiensis)
▼38、纽扣蕨
纽扣蕨(PellaearotundifoliaHook)蕨科旱蕨属,学名:圆叶旱蕨
钮扣蕨原产新西兰。叶片光滑、富光泽,形状与大小如成排的纽扣,属于矮小型蕨类植物,整体感觉迷你可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蕨类中它是比较强健的一种,适合喜爱蕨类的初入门者。
半常绿或常绿多年生旱生植物,株高15cm。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栗黑色鳞片。叶簇生,叶片窄披针形,长达30cm,一回羽裂,叶柄和叶轴有棕色毛和膜片;羽片20~40枚,互生,正圆形至宽长圆形,长0.6~1.2cm,顶端一片卵圆形至戟状卵圆形,各羽片均具短柄,全缘,略带齿或粗角。囊群盖线性,由叶边在叶脉顶端以内处反折而成。
多年生于干旱河谷。耐干旱,喜多石砾而排水良好的潮湿环境。不耐高温,半耐寒,适宜的温度为20℃~28℃,高于30℃或低于15℃皆生长不良,过冬时不能低于5℃。
宜以进口泥炭或培养土、腐熟堆肥、粗沙以1:1:1混合作为栽种土壤为盆土栽植。较耐旱,成活后保持盆土湿润,生长季节水分应供应充足,一般2至3天浇水一次,切忌暴湿暴干,水分过多会可导致叶片脱落,冬季入暖房或阳光充足的南向阳台养护。
▼39、珊瑚蕨
珊瑚蕨(Selaginellamrtensii)别名:马氏卷柏、珊瑚卷柏;
卷柏科卷柏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墨西哥。全株嫩绿色,枝叶密集,是美丽的小型盆栽观叶植物,适宜摆放在室内桌面、茶几、窗台或阳台遮阴处;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株高约10厘米,呈直立状,多分枝,在茎干和分枝上有许多气生根伸出,并长入盆土中。
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生长环境,忌强光直晒,忌高温,稍耐寒,生长适温18-28℃,夏季不得高于35℃,冬季不得低于10℃;喜湿润,相对湿度60%-80%为宜。
用疏松的泥炭土小盆栽种;生长期两周左右施肥一次;并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和透气良好。喜凉爽和湿润的环境,经常向植株周围洒水(软水);夏季高温时应放在半阴和凉爽处,遮阴70%左右。空气湿度低和高温是夏季死亡的主要原因。
‘爵瑞’——金光珊瑚蕨(Selaginellamartensii‘jori’)、金星珊瑚蕨(Selaginella‘Goldtips’)、荧光珊瑚蕨、‘娃丛’——金丝雀珊瑚蕨(cv.Watsoniana)
▼金星珊瑚蕨
▼金丝雀珊瑚蕨
1、▼绿地珊瑚蕨(Selaginellaapoda),别名细叶珊瑚蕨,草地卷柏
2、▼卷柏(Selaginellatamariscina(P.Beauv.)Spring)别名:九死还魂草、还魂草,不死草,岩柏、黄疸卷柏
▼40、翠云草
翠云草(Selaginellauncinata(Desv.)Spring)别名:龙须、蓝草、蓝地柏、绿绒草;
卷柏科卷柏属中型伏地蔓生蕨,常盆栽作小型室内观叶植物,以悬挂最为适宜,可置放书桌案头、茶几,或在室内角隅的高脚花架上,其枝密叶小,垂于盆边的匍匐茎嫩时翠绿如片片云,老时蓝光灼灼,观赏价值较高。
主茎先直立而后攀援状,长50-厘米或更长,主茎先端鞭形,侧枝5-8对,2回羽状分枝,小枝排列紧密。叶全部交互排列,二形,草质,中叶不对称,主茎上的明显大于侧枝上的,侧枝上的叶卵圆形。
湿生、附生型蕨类,适宜生长在山地丘陵林下潮湿的岩石或土面上。耐阴,有较强的抗旱性,生长适宜温度15℃~24℃;生长空气相对湿度以60%~80%为宜。
栽植以秋冬季和早春的生长“停滞期”为宜,生长期注意遮阳和保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