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脐带通常在出生后24-48小时自然干瘪,3-4天开始脱落,半个月之内基本就能自行愈合了,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的宝宝脐带脱落相对要晚些。
那么脐带脱落前,妈妈该怎么给宝宝护理脐带?正确清洁脐带的方法是什么?新生儿脐带都会出现哪些异常状况、出现该怎么处理?护理脐带都要注意哪些事情呢?可以说关于新生儿脐带护理的全部问题都在这里了!准妈别急往下看:
一、脐带脱落前该怎么基本护理?
1、尿布不要遮盖脐部,以免尿液污染肚脐。
2、经常检查宝宝的肚脐是否有红肿和渗出。
3、每天彻底清洁一次小脐窝,保持脐带残端干燥,加速残端脱落和脐部愈合。4、脐带脱落后,在脐部没有完全愈合前,也应该每日清洁小脐窝。
二、正确清洁脐带的方法:
用棉签蘸上75%的酒精,用酒精棉签仔细在脐窝和脐带根部细细擦拭,使脐带不再与脐窝粘连。随后再用新的酒精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螺旋形擦拭,范围是直径约3厘米的圆圈。一定要从脐窝内开始擦拭,而不是只擦脐轮外周。
三、新生儿脐带创面的5种异常情况该怎么护理?
在脐带创面愈合之前,它会出一些小状况,属于异常现象,要小心处理。
1、脐带不脱落。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脐带会慢慢变黑、变硬,1-2周脱落。如果宝宝的脐带2周后仍未脱落,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只要不存在感染迹象,如没有周围皮肤红肿或化脓,没有大量液体从脐窝渗出,就不必担心。千万不要心急地用手去拉拽,这样容易造成感染。可以用75%的酒精每天继续给宝宝擦拭脐窝,等待脐带残端自行脱落。
2、脐轮轻微发红。
无论脐带脱落与否,宝宝的脐窝常会渗出清亮的或淡黄色黏稠的液体,这是愈合中的脐带残端渗出的液体,属于正常现象。如果脐轮出现轻微发红,可用75%的酒精轻轻擦干净即可,每天2次,两三天后脐窝就会干燥。
3、脐带发红、脐窝有脓液渗出。
如果脐窝发红、潮湿,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闻起来腥味,红肿胀,而且用手摸起来感觉皮肤发热,说明脐部出现了感染。感染严重时,会有红肿明显、脓液增多、脐窝内组织腐烂并有臭味等症状,宝宝还会伴有拒奶、少哭、发热、烦躁不安等表现。如果细菌进入血循环,有可能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所以,宝宝出现以上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4、脐肉芽肿。
宝宝脐带脱落后,如果肚脐中间出现凸起的粉红色肉芽,就是脐肉芽肿,也称脐息肉。出现脐息肉,可能是脐炎长期未愈的结果,也可能是家长在宝宝脐部误用了粉剂等异物刺激而导致的。这种情况要立即就医处理。
5、脐疝气。
有些宝宝,尤其是未足月的早产儿,脐带脱落后在肚脐处会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圆形肿块,这就是脐疝。脐疝小的如黄豆:大的可像鸟蛋,当宝宝安静地平躺时,肿块肖失,而在宝宝直立、哭闹、咳嗽、排便时肿块就会突出出来。通常在4厘米以下的脐疝气可随着宝宝的增长、腹蹩肌肉的加强而自然痊愈,80%的宝宝在1岁以前就能痊愈,90%的宝宝会在2岁以前痊愈,对身体也无不良影响,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如果脐疝较小,在宝宝腹压增加、疝气突出时用手将其轻压回复即可;如果脐疝较大,为了加快其愈合,可取一条宽约4-5厘米的松紧带,在中心处用布固定半个乒乓球,球的凸面对准脐孔,松紧带两头用可调节长短的扣子固定,压力应保持在既能保证肠子不再突出,而又不影响呼吸和吃奶为准,使用后每2-3个小时检查一次,以防止皮肤擦伤。
6、脐尿管瘘。
如果宝宝从出生起脐部就始终有少量液体漏出,脐周伴有湿疹样改变,要考虑是否存在脐尿管瘘。宝宝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就医。
四、脐部护理要注意的5件事:
1、给宝宝进行脐部护理前要先洗净双手。
2、仅消毒表面是不够的,必须从脐的根部由内向外环形彻底清洗消毒。
3、脐窝分泌物增多时,可用1.5%的碘酒涂抹脐窝处,每日2次,再用75%的酒精脱碘;炎症明显时也可敷百多邦软膏或按医嘱选用抗生素治疗。
4、避免大小便污染脐部,最好使用吸水、透气性能好的消毒尿布。
5、保持脐部干爽不宜用粉剂,因为粉剂会与分泌物粘连成痂,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感染机会。也不宜用龙胆紫溶液(俗称紫药水),它只能起到表面干燥作用,而穿透力弱,有时表皮已有痂皮形成,底部却仍存有脓肿,而且药水的紫颜色还会影响观察,掩盖病情。
跟孩子学做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