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贴脐疗法31疝气

疝气,一般是指少腹痛引睾丸,气坠少腹,睾丸肿痛而偏坠,以及腹中攻撑作痛的一种病证。俗称“小肠疝气”。中医对本病的分类,在临床上有: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气疝、狐疝、颓疝等名称,常称“七疝”。此外,还有小儿出生后罹患本证者,称“胎疝”。上述诸疝除血疝、筋疝属外科疾病外,其余五疝都有通引睾丸,或睾丸肿痛偏坠等特点。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经关系最为密切,肝主筋,循少腹绕阴器,故寒邪、水湿侵袭,情志失调,脏腑虚损,使寒邪水湿凝聚肝脉,留聚阻滞,肝气不能疏泄,气虚而摄固无权,而引起疝气。

1、填脐法:

少腹痛引睾丸,或睾丸肿痛,或睾丸偏坠,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弦迟。

小茴香、吴茱萸、川楝子、橘核、黄皮核、白胡椒、桂皮各15克。

将上药混合共研细末,密封保存。

取药末10~15克,用好米醋调膏填入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2、填脐法:

桂皮、白古月各30克;吴茱萸、花椒、艾叶、紫苏叶各30克。

先将前二味桂皮、白古月研为细末,再将后四味混合加黄酒炒热,装成药包1个备用。

先取桂皮古月药末15克,填入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然后用炒热的药包熨脐及腹部,反复熨20分钟。每天如法用药1次,10次为1疗程。

3、贴脐法:

少腹攻撑作痛,通引睾丸肿大,一边睾丸肿大偏坠,形寒肢冷,苔白,脉沉弦。

白附子1个;川楝子30克;广木香15克;吴茱萸20克;小茴香15克;桂皮15克;黄酒适量。

以上诸药混合共研细末,过筛储存。

取药末18克,用黄酒调制成膏,敷于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直至病愈。

推荐阅读:

感冒泄泻咳嗽痢疾哮喘霍乱中暑腹痛厥证便秘痫症黄疸吐血积聚胃痛臌胀呕吐眩晕呃逆中风面肌痉挛高血压疟疾水肿淋证癃闭尿血白浊小便失禁脚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lele168.com/fnszl/9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