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的蜱虫,危害大,被咬后如何处理呢

导语:夏季,一些潮湿的草地、树林里,常常会出现一个“杀手”——蜱虫。前段时间,河南省信阳市已有四人死于蜱虫,其中三人是为逝者净衣的时候感染蜱媒疾病致死。小小的蜱虫竟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大家在户外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护。

蜱虫又叫草蜱子、狗豆子,分为软蜱和硬蜱。它们常常分布在草地、树林里,一旦找到寄主,会开始了吸血生涯。它们一般会在人体比较薄软的皮肤处生活,比如耳后、大腿内侧、脖颈、头皮等处,吸血的时候一头扎进皮肤,周围伴有红晕,被咬过的地方会有棕黑色印记。

蜱虫还会以动物为宿主,寄生于牛羊皮毛间,狗的耳朵处、脚趾间以及耳朵外延。蜱虫通常是棕褐色的,体型像芝麻粒大小,非常不起眼,因此,很容易被人忽略。但是吸过血的蜱虫,体型会增大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宛如黄豆粒大小,有的甚至和人的指甲一般大小。

蜱虫也是一个“欺软怕硬”的主,对老人和小孩等弱势群体的危害性更大,感染了蜱虫病的这类人群,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有数据显示,目前蜱虫病的平均死亡率为7.3%,最高死亡率达到30%。

蜱虫本身没有什么毒性,咬人也不致死,但是它和跳蚤、虱子一样,属于寄生生物,它体内含有的病原体多达上百种,包括血热病毒、发热伴随血小板减少综合病毒等,还有各种细菌、寄生虫以及毒素等。我国近几年流行的蜱媒传染病主要有蜱虫病、莱姆病等,发病地区主要在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等地。

蜱虫主要生活在农村地区,草地、树林、田野里,城市里比较少见。但是随着城市里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蜱虫也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城市人群之中。被蜱虫叮咬后,蜱虫的唾液可通过皮肤深入到人的血液中去,造成蜱瘫痪症。

如此恐怖的小蜱虫,我们应该怎样远离它保护自己呢?

一、少去草地、树林、田野、灌木丛等地方。如果要户外活动,最好穿上长袖、长裤、袜子,并把衣袖和裤腿扎紧,防止蜱虫进入咬伤自己。

二、户外的时候穿浅色衣物,这样容易发现蜱虫是否上身,尽量减少裸露在外的皮肤,回家后将衣服抖落干净,赶快洗澡,防止蜱虫咬到自己。

三、出门戴上菊酯类的驱虫剂,身上也要喷洒,活动区域也要喷洒,减少蜱虫出现的可能。回来的时候仔细检查身上、耳后、腋窝、大腿根、腹股沟等处是否有蜱虫。

四、检查宠物身上是否有蜱虫。

如果不幸被蜱虫咬了,也不用惊慌。可以用酒精倒洒于蜱虫身上,起到麻醉的作用,待到蜱虫松懈的时候,可以拿镊子在靠近皮肤的部分,将其夹住,然后向上拔出。千万不可使用蛮力将其捏碎或者扭动着将其拔出,这样容易使其身上的毒素传染给人体。

蜱虫的口器里有倒长的刺,如果强行拔出,可能将其头部拧断,使得头部留在了皮肤内,这样一来,毒素直接就进入人体了,对人的危害是极大的。

此外,还可以使用甘油等膏类将其埋住,这样可以使其窒息,待其忍受不住的时候,会自动退出来,或者窒息后可以用镊子轻轻地将其拔出来,然后用酒精、碘伏等对伤口消炎。拔出来后可将蜱虫装进瓶子里,医院,方便医生查找病毒,对症下药。

如果出现蜱虫叮咬超过24小时,或者被叮咬后一个多月还出现皮疹、头疼、肌肉疼等症状,应该马上就诊,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有位网友就分享了自己曾经被蜱虫叮咬的故事。他年轻的时候,在农村做工,有一次,大家都在草地上休息,突然感觉一阵刺痛,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虫子咬住了自己的大腿。

该网友就往外拔虫子,没想到这个东西的力气很大,硬是没有拔下来。后来工友有的说用鞋底拍,有的说用烟头烫,试了好久,终于拔下来了,但是把头留在了皮肤里,医院才处理干净,很是惊险。

总结:蜱虫是一种危害甚大的昆虫,但是因为体型小不易察觉等原因,很多人对其重视不够,但是一旦被其咬到,很容易患上各种蜱媒传染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严重负担。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大家还是尽量少在草丛、灌木丛等地方逗留,对自己家的宠物也要多留心,防止被蜱虫“盯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lele168.com/jbtx/1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