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上山挖红薯,不料却挖出玉簪子,后续竟

年8月的一天,湖南怀化沅陵镇双桥村。

老农张秋明如往常一般,扛着锄头上山挖红薯。

伴随着空气中残存的最后一缕暑气,以及林间窸窸窣窣的细密鸟鸣,张秋明沿着松软的泥土小径来到一片土地前,开启了一天的劳作。

作为一位老实本分的农民,挖红薯这份副业他已坚持十数年,十几年的挖掘经验下来,早已熟能生巧。

可是今天他却遭遇了意外,抡起锄头凿了半天,却始终没有收获,不仅如此,他逐渐感觉体力不支,要知道,这点工作量放在往日只能算是毛毛细雨。

张秋明心想,这块地太邪乎,废了这么大劲居然只能挖出一个浅坑,得立刻转移阵地。

正当张秋明准备转头离去时,他眼角的余光却瞥见了土坑里一个与周边格格不入的物件,拿起一看才发现是一支玉簪子。

彼时的张秋明万万没想到,这支偶然出土的玉簪子,在一番追查之后,居然找到了一座尘封已久的古墓,以及数以百计的古代珍宝。

那么,这支玉簪子究竟是何来历?簪子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惊人秘密?

一切还得从张秋明捡到这根簪子后说起。

古墓奇谭

话说张秋明捡起玉簪子后,下意识拿袖子擦了擦簪子上沾染的泥土,而后仔细打量起来。

虽然玉簪雕刻狭小处还残留着些许土垢,但并不影响张秋明对其直观印象,颇有细腻圆润、古拙厚重之感,哪怕是张秋明是纯粹的外行人,对玉簪的样式一窍不通,可单从玉的质地来看,张秋明便觉得它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起初,张秋明将玉簪子带回家时,便打算把它当作传家宝供着。

可是,张秋明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此事有些不对劲,这支玉簪子就算不是古董,怎么说也应该是手艺超群的手工匠人精心打造的产物,放在市场上绝对能以高价卖出,如此珍贵的宝物,怎么会流落至荒山野岭?又是什么大户人家才会随身携带?

因此张秋明认为此事必有蹊跷,这支玉簪背后,或许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紧接着,张秋明作出了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决定,他主动联系上沅陵当地的博物馆,果断将玉簪上交国家,并将发现玉簪的来龙去脉告诉博物馆管理人员。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一个物质生活普遍匮乏的社会,一支价值不菲的玉簪,绝对能改变张秋明一家的生活,可他却抵住巨大的诱惑,毅然决然地选择将这笔天降横财交公,实在是令人佩服。

也多亏了张秋明的及时上报,一批珍贵的古代艺术瑰宝得以重现人间,并得到国家的妥善保存。

沅陵县博物馆馆长夏湘军在得知张秋明上报的消息后,内心忍不住咯噔一下,预感此事非同小可,马不停蹄地来到双桥村张秋明家中,向他仔细询问事情经过。

循着张秋明指引的方向,夏湘军一行人来到发现玉簪的地方,几人稍一勘探,便成功在浅坑一角寻找到裸露的人工石块,答案已经很显然,这片土地下埋着一处墓葬,玉簪正是出自于此。

博物馆请来的专家通过细致研究确定,这支玉簪从样式、质地等各个方面,都能看出绝非现代工艺。

尽管具体年份并不可考,但能使用这种规格的玉簪,足以见得玉簪原主人出身富贵,这令夏湘军等人对墓葬的期待再上一层楼。

按照当时国家的规定,在正常情况下古墓都是禁止发掘的,哪怕是国家文物局来了都没用。

一切起源于年,郭沫若等人主持发掘定陵(即明代万历皇帝及其皇后的陵墓)时。

由于古物保护意识的薄弱以及保护技术的不完善,导致其中一大批陪葬品在出土后遭到严重损坏,自此我国政府痛定思痛,定下非必要绝不发掘古墓的规矩。

不过沅陵双桥墓的情况却比较特殊,由于此间村民活动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原本深埋地底的古墓已经有部分暴露于地表,倘若不及时进行保护性发掘,恐怕不久后便会在自然条件影响下导致墓室遭到破坏。

事不宜迟,夏湘军立刻召集考古队对古墓展开考古作业。

双桥村发现古墓,这件稀罕事一传十十传百,引来不少人围观,据当时现场的目击者回忆,考古现场附近拢共聚集了不下人,里三层外三层,说是摩肩接踵也绝不夸张。

与周边看热闹的围观群众不同,随着对古墓的深入挖掘,专家们却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越挖越迷茫。

勘探中的不协调

现场专家们发现,这座古墓简直犹如一个矛盾综合体,整座建筑突出三个字“不和谐”

首先,陪葬品中既然存在高规格的珍贵玉簪,说明古墓主人非富即贵,可整座古墓的规模却相当有限,甚至比不上富甲一方的地主,以古墓主人的身份,这样布置自己死后的长眠之地未免太过低调了。

其次,古墓挑选的位置十分奇葩,一般来说,人们都是将土质结实但较为湿润的土壤选为墓地,一方面方便挖掘,另一方面则不能太过松散,以免地下墓室塌方。

可双桥村这座古墓,却偏偏选在红砂岩区,这种以粒状碎屑结构和泥状胶结结构组成的矿物,其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最大可超过15Mpa。

倘若是在土木作业中遇见,工程队都是直接上炸药进行爆破,足见其坚硬程度,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张秋明在此挖红薯时出现力有不逮的情况。

而考古队又不是拆迁队,自然不能使用爆破手段强制开墓,所以只能掏出电锤开凿,缓慢推进发掘进度。

这同样是专家们疑惑的点,倘若墓室主人只是小门小户,他又何苦花费大功夫在红砂岩区兴建坟墓呢?这不是明摆着给自己找罪受吗?

值得一提的是,在勘探古墓初期,挖掘人员的一个发现,顿时让现场的专家们惊慌失措。

原来,就在古墓的中心位置,一个盗洞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从八十年代起,我国出现了盗墓走私文物的狂潮,从局部至全国,从少数不法分子作案到地方群众的大规模参与,这场盗墓潮足足持续20年之久。

其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手段之恶劣都远超过去,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席卷全国的文物浩劫,无数珍奇古董在这次浩劫中或是被毁坏,或是流向国外,民族之殇莫过于此。

而盗墓贼们可从来不在乎什么“盗亦有道”,基本上都是奔着将墓穴洗劫一空而去,只做一锤子买卖,留下一片狼藉的墓室,更有甚者,为了强行打开墓室,甚至连洛阳铲都撂在一旁,直接上炸药进行爆破,对墓室造成的破坏可想而知。

所以,得知古墓现场出现盗洞,专家们皆是心下一惊,难道盗墓贼早已光顾这座古墓了?难道此次发掘又将空手而归?

得知这个消息,主持此次发掘行动的夏湘军紧张地凑上前,亲自检查这个盗洞。

随后,夏湘军发现这个盗洞虽然开口极大,但向内只有20公分的延伸,且恰好处于红砂岩区的隔层,完美避开了两边的墓室,可谓是有惊无险。

之所以盗墓贼没有继续深挖,恐怕同样是因为坚若磐石的红砂岩令他们知难而退,夏湘军等人几乎可以想象,盗墓贼一通旋风飞铲后,发现盗洞仅仅只前进20公分时错愕的表情。

此地距离村庄太近,倘若使用爆破手段恐怕村民们立刻就能闻风而至,于是他们只能忍痛放弃古墓。

此时,初步发掘已经完成,古墓的全貌在考古队面前一览无余,墓室呈三个特点,即规模小、墓室浅而薄、结构单一,怎么看都像是寻常人家的坟墓。

古墓的样式是典型的夫妇合葬墓,分为两处墓穴,两穴之间使用石灰羼砂以及糯米泥作成隔墙,颇具湖南当地特色。

正所谓“事死如事生”,古人对丧葬的要求极为苛刻,毕竟谁都不想让自己的遗体在地下保存没几年便沦为大自然分解者的乐园。

比方说正常的贵族墓,需要在墓室内修建合乎礼制的墓道,营建主墓室用以陈放棺木,修建耳室放殉葬品。

耳室大小、殉葬品数量都能反映墓主的身份尊卑,为了防止盗墓贼的光顾,一般还会掘地三丈,留出足够空间设置防盗层,更有甚者还会在墓室中设置机关。

哪有王公贵族这样作践自己,将墓室修建得如此简陋,现场的专家忍不住嘀咕。

可这也恰恰是疑点所在,因为当发掘人员将棺材外的障碍扫清后,印入眼帘的并非棺材,而是一层又一层的石椁。

古人将遗体放入木制棺材中,为了避免棺材被泥土腐蚀,会将棺材放入石制棺椁中,这同样是身份的象征,倘若在一座坟墓中发现石椁,那么墓主一定是王侯贵族,而双桥墓的墓主居然一连用了好几层石椁,足见其来历不凡。

湘西民俗与古怪女尸

这座古墓在各个方面出现的割裂感,整得现场的专家们头晕目眩,仿佛战场上连吃了几记回马枪,有些不知从何处入手了。

好在现场有浸淫湘西传统文化多年的夏湘军,遍阅典籍后,他对古墓建筑出现得不协调给出答案。

首先基本可以确定墓主是一位达官贵人,因为平民百姓根本不敢使用石椁;其次,选址在红砂岩区,且这般规划墓穴,恐怕是受湘西巫师文化的影响。

自古代起,湘西便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当地人民笃信神秘学,民间神鬼传说多如牛毛。

如今最为出名的湘西赶尸人正是出自于此,即赶尸人使用秘术操控尸体,将客死他乡之人送回故土,不过赶尸之术并没有人亲眼目睹,所以应为民间传说。

但这并不影响湘西各族人民对巫术、巫师的“信任”,尤其是在民智未开、普遍迷信的古代社会,从红白喜事到求子问孙,巫师的业务范围不可谓不广。

因此夏湘军推断,墓主请巫师进行风水勘测后,才修建出如此刁钻古怪的坟墓。

初步揭开谜团后,考古专家们摩拳擦掌,因为接下来才是整场发掘的重头戏——开棺验尸。

夏湘军等人先是合力将其中一具棺材板挪开,随着第一缕光束照进尘封已久的棺材内,眼前的一幕令棺材周围的众人心下一惊。

只见棺材内赫然躺着一具女尸,女尸身旁环绕着诸多陪葬物,它们与女尸一通浸泡在浑浊的棺液中。

但此时夏湘军等人的注意力,却并没有放在琳琅满目的陪葬物上,他们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女尸手中握着的那根桃木枝,其棕色的枝干顶端居然还抽出嫩绿的叶尖,仿佛下一刻便会开花结果一般,蓬勃的生命力扑面而来。

夏湘军等人被这一细节惊掉了下巴,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桃木枝又发生变化,好像棺材内的时间流速瞬间加快,桃木枝霎那间走完了春夏秋冬,表面迅速变黑、枯萎、腐败。

经历短暂的震撼后,夏湘军等人迅速冷静下来,并很快从讨论中总结出原因,刚才的景象极有可能是棺材内的防腐措施被打破造成的。

原先棺材内采取某种特殊工艺形成一个密闭、平衡的防腐空间,可刚才考古队将棺材打开的那一刹那,外界空气涌入导致内部空间失衡,这才导致桃木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氧化。

而这种工艺在古代并不少见,例如在墓穴内外‘积石积炭’和堆积白膏泥或青膏泥,以及用松香、混凝土等覆盖墓穴,都能实现控制内外空气流通、过滤微生物、防潮等目的,最终在棺材内形成防腐空间。

不过通过那根桃木枝基本可以确定,女尸下葬的时间是在初春时节,而棺材中放置桃木枝同样是方术民俗,桃木枝应该是某种压胜之物。

由于防腐技术卓越,此时的女尸仅仅只呈现出早期腐败特征,不过腐烂尸体内流出的油脂及其他液状物已经形成大量棺液,棕红色的棺液气味极其难闻,比臭鸡蛋还要恶心百倍,而尸体和陪葬品都被棺液没过,恐怕早已臭味熏天了。

夏湘军一行人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将陪葬品陆续抢救出,清点后发现陪葬品多达上百件,皆是如今市面上有价无市的珍品。

正当夏湘军等人紧锣密鼓地拯救这些出土文物时,一旁躺着女尸的棺木却发出奇怪的动静,只见女尸身上盖着的被子逐渐隆起,就好像女尸自己做了个挺腰。

这怪异的一幕令在场的众人不寒而栗,自打进入考古行业以来,他们都分别从业内人士那里听到不少考古现场发生的诡异事件,虽说多是悚人听闻,可前辈们还是把“多几分敬畏”挂在嘴边。

说时迟那时快,夏湘军当即一马当先来到棺材前,缓缓将那层丝绸布匹拨开,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布匹下居然是女尸不断鼓胀的肚子,且没过一会儿,女尸也如同先前桃木枝一般迅速腐烂,像一滩烂泥般不成人形。

夏湘军百思不得其解,医院的专业人员。

通过医生的分析才得知,女尸腹部之所以胀气,是因为防腐处理时并没有如埃及木乃伊那般到位,导致一些产气杆菌在腹部堆积,棺材打开后,腹部与外界的压强产生变化,最终造成先前的那一幕,究其原理,其实和鲸鱼死后发生的鲸爆类同。

墓主现身与真相大白

从出土的陪葬品,以及棺椁上雕刻的花纹,专家们确定这座古墓的年代是在宋代以后,可女尸墓中除了一块绣有“谭氏夫人”的绢布外,别无他物能够证其真身,因此古墓具体的年份,以及墓主人的身份则依旧潜伏在迷雾中。

而要想得到真相,考古队势必要向一旁得2号墓动手,可当考古队着手打开第二具棺材时,棺材内的情形再次令众人大开眼界。

只见棺材内躺着一具老人的尸体,之所以在场众人一眼就能判断墓主死亡时年事已高,是因为棺材内的尸体保存得十分完好,老人四肢、面目完整,细微到每一根毛发都清晰可鉴,就连头上得发髻都梳理得整整齐齐,就像是寻常老人午后小憩一般,沉睡在棺材中。

这一幕令专家们怔怔失神,下意识屏息凝神,好似生怕发出太大动静扰人清梦。

回过神后,专家们的惊喜远胜于惊讶,因为不朽尸首并非没有先例,就在年,我国考古工作者便在长沙马王堆汉墓1号中发掘出一具不朽女尸,她正是有“东方睡美人”之称的女尸辛追。

当初,辛追尸首刚刚出土时,浑身上下裹了二十层丝绸衣物,由于尸首的年份已经能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所以考古人员并没有对尸首本身抱太大希望,直到一个多星期后,才将层层包裹的丝绸剥离。

可当丝绸褪去,尸首的保存情况却令考古队员们叹为观止,谁都没想到,封存了两千多年的尸体,其新鲜程度居然与死亡仅仅一周的尸体保存情况相当。

经过医学解剖,医学专家们得出结论,尸体的皮下结缔组织柔软且富有弹性,内脏等器官没有腐烂迹象,且部分动脉还能运作,当医生向尸体注射防腐剂时,皮、肉、血管等软组织皆出现缓缓鼓起的迹象,仿佛千年前的辛追夫人重获新生。

辛追的发现震动世界,因为她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历史悠久的湿尸,在考古、医学等方面都存在不可估量的价值。

回到双桥古墓,夏湘军等人将男尸从棺液中捞出,其栩栩如生的模样与辛追如出一辙,他也是继辛追之后,湖南出土的第二具不朽古尸。

这时,又一个问题萦绕在众人脑海中,为何隔壁墓室的女尸开棺后便迅速腐败,反观这具男尸却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

其实这同样可以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解释,一般来说,生物体内的水分大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自由水参与新陈代谢,可以在生物内部组织中自由穿行,而结合水则在细胞内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相结合,失去流动性。

生物体内的自由水含量,是细菌寄生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自由水含量越多,越有利于细菌繁衍,因此降低自由水含量也是食品保鲜技术的一大关键。

这一理论延伸至人体内部,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新陈代谢会逐渐放缓,这是因为老人体内的自由水含量同样随岁数增长而减少。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双桥古墓中女尸的死亡年龄远小于男尸,因此其体内自由水的含量自然多于男尸,腐烂的速度由此出现差异。

在处理男尸棺材内的物件时,考古队员们发现棺液上漂浮着一块楠木制的灵牌,而它也揭开了这座古墓的最后一个秘密——墓主的真实身份。

楠木牌上清晰刻着“大元国,江南湖北道,辰州路沅陵县,东关景和坊,分居士者,黄澄存”(句读自加)。

除此之外,楠木还记载着墓主生于南宋,病逝于元大德九年(年),享年78岁,古墓建成至今已有余年历史,这种楠木灵牌置于棺材内的做法,同样是湘西民俗,相当于逝者带去阴曹地府的地契。

得到具体年份,夏湘军翻阅阮凌县志,没过多久便查到黄澄存生平,原来,这是一位元朝时期的地方官员,在阮凌县担任知州,相当于今天的市委书记。

而先前夏湘军等人之所以没有在沅陵相关史书中,找到这座知州墓的根脚所在,是因为元朝存续不到百年,且蒙古人对中原汉族聚居区统治残酷且混乱,这座古墓也被历史的浪潮所吞没,直到今天才重现天日。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地方父母官,这位黄知州能够花大功夫在此地开凿墓穴,并将诸多陪葬品带入墓中,恐怕没少收刮民脂民膏,也不知多少百姓受他荼毒。

至此,双桥古墓的所有谜团被一一解开,不朽古尸与诸多陪葬品的发现,为历史学家们研究短暂的元朝历史提供许多历史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相对空白的元朝历史,也算是古人跨越千年,给予后人的馈赠。

编辑:李冕智

责编:林画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lele168.com/jbtx/14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