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医团队系列报道麻醉科无声的守

有一群人

他们每天忙碌在“无影灯”下

很少能与“阳光”亲密接触

他们常常被人忽略

却甘心做好“幕后”的英雄

他们精益求精、团结拼搏

铸起一道“安全、无痛、舒适”的防线

……

今天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你多大了?”“5岁。”“大妈抱着你打针好吗?大妈知道你最勇敢了。”

5岁孩子因疝气需行手术治疗,进入手术室后,麻醉科医务人员从家属手中牵过孩子的手,引领着他到手术间,为了帮助孩子克服对手术的恐惧,麻醉科主任王平玉将患者搂在臂弯里,耐心地安慰他、鼓励他。

“宝贝不怕,我们待会到那个小床上,睡一觉起来就好了……”

另外几间手术室里……

“大妈,接下来我要为您进行深静脉穿刺了,请您保持这个姿势,有不舒服的地方和我们说。”

“叔叔,接下来我们要帮您上心电监护,需要将您的衣服解开。”

“姐姐,接下来我们要为您打麻醉,有点痛,请您忍耐一下。”

暖心的关怀、细致的沟通,让冰冷的手术间充满了温暖,这些不曾被手术室外的人知晓的举动,早已成手术室的常态,而这群温暖的医生,是患者术前的“心理疏导者”、是术中的“疼痛消除者”,更是手术成功开展的“保驾护航者”,他医院麻醉科团队。

麻醉并非简单“打一针”

医院比作一艘航空母舰,外科相当于战斗机群,而麻醉科就是平台和甲板。一台手术的开展,麻醉科医生不仅要让患者“放心”地睡下去,“安全”地醒过来,同时还要保证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3号手术间是一位84岁的老奶奶,因股骨头坏死需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由于手术过程中需注入“骨水泥”,“骨水泥”进入人体后,可能会产生以低血压、心律失常、肺栓塞、甚至心脏骤停为表现的“骨水泥植入综合征”。为此,麻醉科团队做足了准备。

术前两天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量身定制”麻醉方案,手术当天为患者进行了心排量检测、有创动静脉压力检测、中心静脉穿刺,输液加温器、复温毯等周全措施。同时除颤仪、急救车等各种急救设备置于身旁随时待命。

“林哥,我们准备注入‘骨水泥’。”主刀医生王俊说道。“好!”麻醉师杨德林一边回答,一边紧盯所有监护仪,熟练操作各种麻醉设备,将患者血容量、血压等生命体征调整到最合适的状态……几分钟过后,骨水泥注入完毕,二十分钟后,在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的通力配合下,所幸患者并未出现不良反应。

“我们麻醉师不仅要根据病人年龄、体重及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和手术情况确定麻醉方式、剂量,同时要全方位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麻醉血流动力学、麻醉深度、体温、二氧化碳结合率等,根据手术医生需求和患者的情况调整、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如果患者术中出现心脏骤停等意外情况,我们则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救。”麻醉师杨德林说道。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在手术过程中,病情也是千变万化的。看似麻醉科医生只是“打一针”,实则背后的门道、风险远不止“打一针”这么简单。麻醉医师身负维护生命体征全部指标的重责,手握患者的生命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外引内培,提升技术内涵

近年来,医院外科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外请专家实施重大手术的情况逐渐增多,医院、医院的帮扶下,医院成长最为迅速的团队之一,先后得到多位省级专家的一致好评。

“过去,麻醉医生多采取‘盲打’的技术,医院谭弘老师带领我科在超声引导下实施神经阻滞麻醉,我院正式进入‘可视化麻醉’技术时代,实现了‘指哪打哪’的精准化麻醉,安全性更高,手术创伤小。”麻醉科主任王平玉介绍到。

得益于6位新华专家、2医院专家的接续帮扶,麻醉科现已能开展无痛分娩、自体血回输术、纤支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技术、超声引导下头皮神经阻滞麻醉、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等多项新技术。

外借专家之力,内强综合素质。作为平台科室,医院高度重视麻醉科建设,在设施设备上,先后引进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纤维支气管镜、视可尼喉镜、双相除颤仪、困难气道急救箱、自体血回输机等等国内先进设备。在人力资源上配齐配强,建立了梯队合理的人才队伍,除新进人员以外,医院进修学习,做到人人都能独当一面。

“插管、穿刺等操作,看似简单,实则都是同一个动作几百上千次的反复训练才有胸有成竹。为提高科室人员的综合素质,我科每月组织专题理论+实践技能培训,遇到特殊病例,也要求大家撰写病例分析,组织疑难病例讨论,通过不断强化训练,达到提升整体的水平。”麻醉科主任王平玉说道。

目前,麻醉科的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手术室,医院的穿刺中心、插管中心,在医院导管室、妇产科、ICU各个地方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据统计,医院麻醉科每年完成手术诊疗近例,危急重症手术率增长8.9%,手术患者从几个月到96岁,参与院内外疑难、复杂、特殊病例讨论30多例,为龙陵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各级手术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杨绍新)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lele168.com/jbtx/14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