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二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1例原因不明发热病人。接诊大夫给51岁女患者吕大妈做了各种检查,同时检查报告中发现患者肝脏功能损伤,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减少,双侧锁骨上和腹股沟出现肿大淋巴结。
医生询问病情时了解到,9月上旬,吕大妈出现高烧不退、38°C、浑身肌肉酸痛等症状。她还以为自己着凉了,就服用了一颗布诺芬来减轻肌肉酸痛,虽然服了药之后出现退热的现象,但隔天就会高烧不退。
吕阿姨感觉这次感冒有些严重,于是到附近诊所输液数日,吕阿姨症状越来越严重,而且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头晕等症状,就连胳膊也莫名其妙地多出好几块淤青,刷着牙嘴里还弥漫着血腥味。
浙大二院经血化验发现转氨酶严重异常后,医生立即给她处理入院。
各种检查化验的结果表明
吕阿姨除肝脏功能欠佳外
白细胞,血小板亦有显着减少
两侧锁骨和上腹股沟处
还有增大淋巴结
其后果与血液内科白血病十分相似
通称“血癌”
血液内科医生对吕阿姨此次发病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发病比较急骤,时间比较短暂。除血液系统疾病外,感染性疾病同样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的减少及肝脏的损害,提示感染性疾病科对感染性疾病进行咨询排查。
经询问病情,
吕大妈说
病前一星期曾随姊妹到云南旅游
但是同行者也没有发烧等不舒服现象
而在云南归来的一个星期之后
本身就有发烧的现象
会不会与旅游联系在一起?
多科医生觉得起病有点蹊跷,“云南”“1周后起病”“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损伤”……一系列琐碎的消息,是医生联想到“登革热”.立即给她做登革热抗原,核酸的检测和防蚊隔离。
检查报告最终敲定
吕阿姨果然感染了登革热病毒
查明原因,通过一系列针对性治疗,吕大妈才得以成功痊愈并痊愈出院。
登革热在世界许多地方爆发
台有关部门“疾管署”于10月11日发布,截至10月10日全台本地病例今年已累计超过1.5万例,创近10年来同期次高。
柬埔寨卫生部门的一份新报告指出,从年1月到9月间,柬埔寨共查出登革热病例2万多例,死亡38人。
泰国卫生部有关负责人9月20日说,据卫生部疾病控制厅最新消息,年早些时候到9月13日前,泰国已查出起登革热感染病例和84起死亡病例。
据法国公共卫生部门的最新消息,法国今年在全国范围内报道了几起登革热病例。法国媒体报道称,白纹伊蚊已经成为法国登革病毒和其他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
登革热的高发期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