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问,为了健康,我该走多少?美国卫生总署推荐的量是这样的:每天至少走30分钟——当然,前提是有效的30分钟。那么,怎么有效的走路呢?下面给你解答
1走路是一项“技术活儿”先说说走路时身体上的一些要点:
腿部为了走得更快,试图加大步长。这样做是不对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效率不高,而且容易使人疲劳。
虽然步子大了,动作幅度增加了,消耗的卡路里也多了,但是因为这很疲劳,走不多远就想停下来。
相关阅读》》跑步跑出了大肚子,该怎么办?
较为科学的方法是,专注于每只脚往前迈的那个力气,迈得很有劲儿,而且迈出后,脚的落地点很接近身体,这样走效果更好。
脚部用后脚跟先着地;加速时,后脚跟先着地,然后过渡到脚尖,不要平脚踩在地面上;蹬地向前时,用脚趾部分用力。
髋部髋关节也要前后“转”起来,相应的,腰部也要随节奏扭动。这个要特别注意,如果节奏把握得好,有惊喜!
躯干躯干要保持正直,向前或向后倾都会降低速度。跑步则相反,要求身体有一定的前倾。
胳膊肘部弯曲的角度在90度左右;手一定要保持放松;胳膊摆动时,尽量靠近身体,手尽量不要低于身体上下的中线位置(腰部往下一点);就是说,手别下垂,抬起来。为了加速,先加大摆臂,腿也随着带动起来了。
头部脖和肩部都要放松,头部要正直,眼睛向前看,但视线不要看远。
2七种有效的走路方法专家介绍,当你有效大步走的时候,能够调动腿部的肌肉、血液,血管、神经系统的配合,健身的效果才会出来。以下介绍七种走法:
第一法:倒着走可以强化腰腿肌肉,缓解腰腿疼痛,增强人体平衡力,比正面行走要耗氧更多。另外,肾不好的倒着走有奇效。
相关阅读》》想靠走路减肥?你需要知道这些
第二法:平举走两手侧平举到时钟的10点10分的位置上,保持这个姿势,可以有效地锻炼颈部肌肉,缓解颈椎病的疼痛。
第三法:呼吸走在走步时心里数着四个数,一二三慢吸,第四步快呼,这样可以增加肺泡中氧及二氧化碳交换几率,使全身血液红细胞携氧充足。健康走路,
相关阅读》》出汗越多效果越好?别再被出汗减肥骗了!
第四法:扭着走行走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增加一些躯体动作,如扭着身体走,会使内脏跟着扭动,相当于对胃肠进行了按摩,可以增强排便功能,防止便秘。
第五法:抬腿走抬腿走就是每走一步,大腿屈膝高抬,可以锻炼髂腰肌肌力,防止老年人疝气。
第六法:“花式”走走路的时候不用“规规矩矩”的。走一步,跨两步,左抬脚,右弹腿,给走步增加一些难度,可以有效地调动神经系统的参与力度,提高神经系统的指挥控制能力。
第七法:抓地走两脚朝前,每走一步十个脚趾头都要用力抓地,特别是大脚趾头要用力,把人“弹”起来。对脚部疾病(如脚趾痛、足弓塌陷和踝关节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
3一万步太久,只争朝夕国外普遍推荐的运动处方是每天步行1万步,而我国则推荐每天步至1万步。
1万步无须强求,热情来的快,走得也快。
每天至少走30分钟,每周至少走5次,中等强度。如果每天不能保证连续30分钟锻炼,也可累积运动量。
譬如早上走10分钟,中午走10分钟,晚上走10分钟,只要加起来够30分钟即可。中等强度的感觉是,走起来身体稍稍变热,呼吸稍有困难。
决定开始走路健身时,要循序渐进,从慢速开始走。一般来说,按照4.8至6.4公里的时速走比较合适。
健步走比跑步安全,跑步时脚底落地所产生的冲击力是体重的2至7倍,而行走所产生的冲击力仅为体重的一半。
此外,健步走有利于保持优美体态,增强心肺功能,增加骨质强度,减轻精神压力等。对于肥胖症、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抑郁症等疾病,健步走效果确切。
相关阅读》》当代健康大妈的养成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