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上海福州路火了,让我们在这里盘点一下

一条上海的马路他连接了人民广场和外滩与人潮涌动的南京平行他就是福州路你有多久没去过福州路了?这里诞生了中国最早一批的书局、报馆梅兰芳等名家纷纷在此登台中西菜馆竞相争荣了百余年如今这条上海人眼里的书店一条街还好吗?让我们再来重走一遍吧一说到福州路,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它的旧称—“四马路”。开埠之后,上海最重要的几条马路都以数字命名,南京路(大马路)、九江路(二马路)、汉口路(三马路)、福州路(四马路)组成了上海最繁华的区域。

  然而,现在的福州路

  却落寞得让人心疼……

  *文具“论斤”卖

  *天蟾逸夫舞台进入大修模式

  *“平望街”拆迁在即

  曾经繁华热闹的景象

  终究一去不回了!

  过去比南京路还热闹的“四马路”

  福州路位于黄浦区中部。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至西藏中路。长米,是开埠前通达黄浦江边的四条土路之一。

  作为上海曾经的“四马路”,福州路和南京路、九江路、汉口路组成了上海滩最繁华的地方。

  从20世纪初起就有“文化街”之称,外文书店、上海图书城、上海古籍书店、上海文化商厦等,都在这里。

  以前开学前夕必逛的一条街,如今却有大批文具、收藏商铺准备离开。

  还有街边的脚手架,动拆迁的字样非常醒目,难道连福州路也要和我们告别了吗?

  从曾经的繁华到如今的落寞,福州路到底都经历了一些什么?今天就跟着小怪带你去实地走访一下吧!

  福州路也要拆?一代回忆又要没了!

  在福州路上有一条平望街,就是过去的报馆街,今山东中路自福州路至南京东路一段,全长不足米。在短短一个世纪内,数十家报馆设立在此,一度是中国的信息传播和舆论中心。

  但是一放寒暑假,就会跑到书城买几本小说看,一看就是一下午,当然也会买回家再看!不过现在有了电商平台,书城的人气明显减少了。

     外文书店

  对于喜欢外语,或者是想锻炼自己外语能力的,外文书店绝对是个不能错过的地方。

  这里的书籍都很齐全,名著、小说、电影,全都有!除了英文书籍,还能在这里买到日文小说。

     百新书局

  百新书店可以说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老牌文具商店之一。最早在年,由徐鹤龄先生创立了百新书店,早期主要贩售和租赁书籍,后来逐渐形成了大规模的文化用品商店。现在,又重新开业了!

     艺苑真赏社

  这里曾是文汇报社的旧址,一层是书店,二层是美术用品,文房四宝,三层便是艺苑真赏社,有定期展览。

     这里还是文房四宝和绘画爱好者的根据地!颜料、刷子、毛笔、宣纸、砚台……各种材料全都非常齐全,艺考生肯定都来逛过好多回!

  同样也能看到许多上了年纪的老爷爷来这里逛店,看得出来,对文房四宝依然有着浓厚的情怀。

  不过,这次来实地走访了以后,小怪发现,商铺数量有所减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今年疫情的关系,总而言之,变得萧条了不少,有些店甚至张贴出了打折处理的字样,不知道明年这时候还能不能再见到他们。

  除了文人笔墨,这里还少不了

  四大老字号美食

  网红餐厅、苍蝇小馆

  足够一路逛吃到外滩……

  王宝和

  王宝和是这条街上四个老字号里“资格最老”的!创建于年,享有"蟹大王,酒祖宗"之称。擅长烹制蟹菜,其中"芙蓉蟹粉"、"翡翠虾蟹"、"流黄蟹斗"、"阳澄蟹卷"都很出名。

  现在的王宝和,一楼供应堂食,门口有个熟食窗口,夏天的糟货和小龙虾,全都是这里不可错过的美食!

     杏花楼

  在网红青团还没有兴起之前,杏花楼的广式月饼绝对是家家户户春节必吃的。还有各式糕点、熟食,每次走过杏花楼都要带点回去!

  现在的杏花楼,带货能力依旧硬核,创新能力始终在线,每年的“网红”青团都能掀起一波热潮,让黄牛扎堆,让男女老少甘愿为其排上好几个小时队。

     老正兴

  始创于同治元年,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还是米其林推荐一星的老饭店,早已成为上海菜的代表!

  油爆河虾、八宝全鸭、虾籽大乌参、草头圈子、清炒鳝糊、红烧划水……都是这里的特色菜,可以说老正兴见证了上海味道,同时也将这样的味道继续传承。

     老半斋

  始创于年,主打淮扬菜。其拿手菜是水晶肴肉、煮干丝、白汁鮰鱼、清炖蟹粉狮子头等菜品。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许多居住在上海的社会名流,如胡适,鲁迅,梁实秋等都是老半斋的座上客。

  黄鱼煨面一份肴肉,是这里点单率最高的,其次便是每年,还有全上海最贵的一碗清汤面上市:长江第一鲜的刀鱼汁面!那时候大堂,更是座无虚席!

     东发道

  自从东发道开到了福州路上,魔都人又多了一个排队打卡的新去处,平均排队时长1-2个小时,仍然阻挡不了吃客的步伐。

  正宗港式味道,菜品总体来说,性价比挺高,不算太贵,漏奶华、豉油鸡、菠萝包、蛋滑炒虾仁……都算是他们家比较有特色的,但若遇到高峰,排队时长太久的话,就有点不划算了。

     清真·贯贯吉穆斯林餐厅

  浙江中路上的清真菜非常多,这家餐厅还算比较有特色,店招大,很醒目,还没走近就可以闻到一阵烤串香。

  手抓羊肉是店里的招牌,羊肉串每桌必点,大盘鸡分量十足,菜单上超多好吃的都值得去打卡!

     香酥牛肉煎包·淮南牛肉汤

  广东路上开了多年的牛肉煎包店,虽然门面有些破旧,但是人气丝毫不减,来买煎包的人都是四五个起买!

  现煎现做,到嘴的煎包切记先咬一小口,里面会有肉汁缓缓流出,一个吃完非常有饱腹感。

     舒蔡记生煎菜饭

  跻身一片拆迁区域,一位老师傅在门口烧菜饭,一位阿姨坐在里面收银,小小的门店还藏着一个小阁楼,舒蔡记已经在这里开了有些年头。

  每次来吃,都是菜饭和生煎一样来一客,菜饭里有青菜、香菇、咸肉丁,非常好吃,生煎汁水不少,不介意环境的话,可以来尝尝。

     其实,在这条路上,还有许多历史可以叙说,他带给一代上海人的记忆,远不止于此。

  也许有一天,当他褪去了过去繁华的外衣,一路从外滩走来,你能发现他正绽放着另外的魅力。

-END-

~更多内容~

欢迎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lele168.com/zlff/11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