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社会的女子到底怎么样?教坊记中的记录可以参考一下。
教坊中意气相投的女子,相约为香火兄弟。多的时候有几十号人相约,少的时候也有八九个。如果某位男子和香火兄弟中的某位女子结婚,这个男子会被冠以女人称呼。
香火兄弟中年长的称呼男子为“新妇”,年幼的称呼男子为“嫂子”。
这段记录,可以看出唐代的部分女子是有独立意识的。不过当时的大环境下,女子的地位低下,仍然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因此,那些豪放一点的女子仍然在当时的背景下显得极为特殊,容易被人记录下来,比如今天说的这位李季兰。
李季兰,原名李冶,字季兰,今浙江吴兴人。她从小读书,学习音律,后来入玉真观当了女道士,改名李季兰。
她与当时的名士陆羽、皎然、崔涣、肖叔子、刘长卿等人交好,尤其是和刘长卿之间的一段趣事,被人传颂。
尝与诸贤集乌程开元寺,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李季兰)乃谓之曰:山气日夕佳。长卿对曰:众乌欣有托。举座大笑。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为什么李季兰和刘长卿引用了两句诗之后,大家会立刻发笑呢?其中的缘由必须要解释一下。
刘长卿是个病人,他患有阴重之疾。这个疾病就是疝气,俗称小肠气。
常见的现象是腹腔内的器官脱出到疝气袋,使肾囊胀大。如果是今天的话,只要手术便可以完成,只可惜当时的医疗水平,只能用物理方法:用布兜起肾囊,减少痛楚。
李季兰知道刘长卿的这种病,借用陶渊明的诗来问候刘长卿的身体状况:
山气日夕佳
山气便是疝气的谐音,意思是问刘长卿的疝气病最近是不是好些了。
刘长卿知道李季兰是在关心自己,而且颇为巧妙,也引用了陶渊明的诗句来回答:
众鸟欣有托
鸟字,不用回避,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整句话言外之意是我听从医生的嘱托,一直用布“托”着,不好也不坏。
众人听了两个人的对话,妙趣横生,而且毫无顾忌,在座的都是文化名流,自然都是秒懂了。李季兰也不尴尬。刘长卿称李季兰为女中诗豪,也是有原因的。
不过,光凭着言语上的大胆,自然不能够有资格和那些名士有交情,毕竟每个人的荷尔蒙就那么多,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分泌。
李季兰的才华非常之高,她今天仅仅存诗不到二十首,每一首都称得上是佳作。有人称赞她: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
这个评价非常之高了,鲍昭是鲍照的妹妹。而鲍照在唐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如同李杜在我们心中地位一样神圣。
李季兰的才情,几乎让老和尚都把持不住,皎然和尚在诗中写道: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今天主要说的这首诗,是李季兰写的一首送别诗: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这首诗不仅没有生僻字,而且还有重复的字,二十八个字刨掉重复的字,也就是十几个字,但是其中蕴含的相思之情,不是堆砌华丽辞藻所能表达出来的,真正做到了重剑无锋。
离别在所难免,我们像空寂的月亮一样相对沉默。明月散发着光芒,我们能感受到彼此的深情。离别后,我对你的思念,像月光一样跟随着你,不论你今后身处何方。
如此可爱有率真的才女,最终却因为和朱泚,有密切的书信来往,被皇帝下令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