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学术气氛,加强住培医师理论知识学习,医院每周五下午定期举办学术讲座,11月3日,由普外科吕宁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精彩讲座,吕宁老师用他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普外科理论基础,为大家呈现了直观的更具有参考性的疝修补术的相关知识。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临床上较常见的是腹股沟疝,在腹股沟区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平卧后可回复。婴儿多系母亲在换尿布时发现,较大的小儿则多于入浴时发现。引起肿块出现的诱因是腹压增加,如哭泣、咳嗽、排便、排尿等。较年长的小孩可令其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诱发肿块在腹股沟区出现,有些则会到达阴囊或阴唇。肿块系由腹腔内的器官脱出到疝气袋所形成,脱出的器官以小肠居多,因此摸起来感觉柔软。其他如大肠、阑尾、大网膜等亦可能脱出。女性则以卵巢脱出较多,因此常可摸到似拇指大、较硬且多半有压痛的肿块。有些患儿会有便秘、食欲不振等现象,可表现易哭、不安等。
腹腔镜疝修补术适用于单侧、双侧性腹股沟疝或.复发疝。禁忌症有无法耐受全麻者;无法耐受气腹者;嵌顿、绞窄性腹股沟疝。
对于老年人、手术时间较长及术中出血较多者,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应适当给予补液,并应用抗生素与止血药物。
传统的疝修补术有1个大切口(长约6~8厘米),需住院7~10天左右,常规抗感染,术后疼痛等不适多见,复发率约占20%左右,完全恢复普通疝约需3个月,特大疝约需6~12个月。
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有1个中等切口(长约4~6厘米;需住院3~7天左右,常规抗感染,复发率约占1%左右。完全恢复时间普通疝约需1个月,特大疝约需3~6个月。
疝腹腔镜修补术完全在腹膜外进行,不接触腹腔内脏器,不产生腹腔粘连;其次由于在最薄弱的地方进行人造网片修补有3个小切口(长约1厘米),需住院4~7天左右;常规抗感染,必须全麻,可有戳创置镜,气腹导致的损伤等并发症。复发率约占10%左右;完全恢复时间普通疝约需1个月,特大疝约需3~6个月。修补术完全在腹膜外进行,不接触腹腔内脏器,不产生腹腔粘连;其次由于在最薄弱的地方进行人造网片修补有3个小切口(长约1厘米),需住院4~7天左右;常规抗感染,必须全麻,可有戳创置镜,气腹导致的损伤等并发症。复发率约占10%左右;完全恢复时间普通疝约需1个月,特大疝约需3~6个月.
通过吕宁老师的授课,使住培医师对疝气的治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腹腔镜手术优点很多,主要是创伤小,伤口用医用胶水粘合即可,不用拆线。恢复快,两天就可下地行走。损伤小,可以避免损伤输精管和精索血管,术后阴囊不肿。微创可以在术中发现对侧有无未闭的鞘状突,可以同时处理,防止以后对侧再次发生疝气。腹腔镜手术治疗疝气复发的几率很小。腹腔镜疝修补术应用是以后必然的发展趋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