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的烦恼,从穿衣服开始,
这是一个通病!
有个朋友,生完孩子都快半年了,
肚子一直下不去。
有天在聊天群里哭诉:
美少女
我现在在网上想买件裙子,看了一个礼拜了,喜欢的裙子却没有我想要的码数
美少女
逼于无奈,我只好搜索:裙子2XL
然后就好心建议她穿韩版的连衣裙,
这样还能遮点肚子。
她的回复,我竟无力反驳。
美少女
韩式的我现在穿上去竟成了紧身的,一点也不韩式
其实怀孕生子,对于女性的身体来说如同经历一番“大地震”一般,尤其是盆底肌和腹直肌,引起盆底功能障碍和腹直肌分离。然而,对于腹直肌分离这个疾病,绝大多数妈妈是完全没有听过,即使听过也是一知半解罢了。
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在怀孕晚期,增大的子宫会将腹肌拉长,使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分开,腹部出现空隙,这种现象被称为腹直肌分离。腹直肌分离通常出现在孕期的4~6月,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发生率大概为35-39%。一般产后腹壁情况会逐步恢复,腹直肌会再向中线靠拢,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原先位置,如果产后7周后两侧腹直肌距离≥2指需要警惕。
腹部肌肉组织在维持身体姿势、身体稳定性、躯干运动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当腹直肌分离打乱腹部肌肉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如一扇关闭的大门被撬开,会让这些功能处于崩溃状态。腹壁皮肤呈现出皱褶,像橘皮样,影响美观的同时,又出现腹部力量及躯干稳定性下降,继而引起腰背部酸痛等一系列不良症状。
腹直肌分离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妈妈的身体带来不好的影响,使腹部肌肉力量减弱,对内脏器官的保护能力也就越弱。
腹直肌分离诱因可分为生理、饮食、年龄、运动等因素:
生理方面:女性在怀孕后,腹前壁的腹直肌不得已逐渐分离以适应容纳逐渐增大的子宫,两侧腹直肌连接肌纤维不断被拉长,达到一定程度即出现腹直肌分离;
饮食方面:部分妈妈为了产后减肥,不愿多吃,导致营养不良;而有些孕妇则不忌口,导致营养不均衡,都会造成腹壁组织弹性下降。
年龄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等组织的弹性随岁月打磨而下降,以致大龄妈妈腹直肌分离发病率更高,病情更重,恢复起来更加吃力。
运动方面:缺乏产后运动,肌纤维得不到适当锻炼,弹性对应下降。
生完宝宝的新妈妈都迫不及待想尽快恢复到产前的曼妙身姿,但对于产后人群来说,需要更加注意运动安全,且运动效果也会因人而异。
很多时候,产后出现的小腹突出,并非是脂肪堆积导致的,很有可能是腹直肌分离。选择针对性的、安全的训练方法,能够帮助产后妈妈改善“腹直肌分离”,收获平坦小腹。
腹直肌分离自查
为了能尽快恢复身材,很多新妈妈在生产后,会迫不及待地进行大量的腰腹训练。但冒然训练会加深腹直肌分离程度!所以,在开始训练之前,腹直肌分离的检查非常重要。
首先仰卧,两腿弯曲。
露出腹部,左手在头后支撑,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身体放松。
然后将上身抬起,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如果感觉不到挤压,那么就把手指向两边挪动,直到找到紧张的肌肉,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
正常:2指以内(含2指)
需改善:2~3指
需就医:3指以上
如果两侧肌肉的距离大于3指就属于比较严重的腹直肌分离,有可能会引起疝气(小肠从腹壁突出到体外),需要及时就医;如果在2~3指之间,须注意不可以进行躯干弯曲和扭转的负重练习,因为这会使分离的情况更加严重。
如果将分离的腹直肌比作衣服的两襟,可以看到,当躯干弯曲和扭转时会加大分离程度,所以当腹直肌分离距离在2~3指,则须首先进行分离改善训练,直到腹直肌分离的距离恢复到2指之内后,才可以进行负重躯干弯曲和扭转练习。
包括:自主训练、纠正姿势、背部护理、外部支持(如使用绷带或穿紧身)及有氧运动等。
若腹直肌分离较大,已无法通过保守治疗纠正,则须通过腹壁整形术等手术方式或低频脉冲电刺激等予以纠正。
改善腹直肌分离的运动
除了一些治疗,妈妈们也可以自己做一些可以改善腹直肌分离的运动,但是需要注意,不要做仰卧起坐或者是躯干弯曲扭转的运动,这些都会使分离的情况更加严重。
以下四组动作对于改善腹直肌分离有一定的作用,妈妈们可以在家里做起来。
第一组:缓慢躺下,全身放松,抬起双腿,保持双手放在腹部肌肉上,缓慢呼吸地同时收缩腹部肌肉,感受到内部肌肉缓慢地靠近脊柱。保持这个姿势30秒后,放松肌肉,大概重复10次左右。
第二组:双腿屈曲,向下滑动一侧腿部,再滑回来,重复20次,换另一边。
第三组:一侧腿倒踩车轮,20个,然后换另一边腿。
第四组:双腿弯曲,仰卧抬头,肩膀离地,手推大腿,腹部用力,坚持3秒,放松。做10组。
患者每日在家自行站姿收腹、跪姿收腹、跪姿伸腿、仰卧抬腿、仰卧蹬腿、平板支撑等康复动作,从而加强腹壁的肌肉力量,此法对于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患者同样适用。
"GOOD
温馨提醒
建议在做腹直肌分离治疗前先对盆底肌功能进行评估。一般情况下,盆底肌功能比较良好的情况下,再进行腹直肌治疗,效果会更好。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
产后一年内是腹直肌修复最好的时机,所以宝妈们千万不要错过哦!
编写:朱茗莎
审核:黄碧云
朱茗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