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疝”小而不为
疝气,老百姓称之为“小肠气”,因通常疝气起始较小,不影响日常工作及饮食,而被老百姓大大忽略,但殊不知,一旦疝气内容物嵌顿,可能会带来致命的危险,千万不能因“疝”小而不为,以免“酿成大祸”。
医师提醒
医院外科方振军医师
碰到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
某男,山东人,39岁,因“右腹股沟区包块剧烈疼痛4小时”入院就诊。入院时患者平车推入,强迫体位,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呻吟不止,患者诉既往疝气病史多年,在北方曾行硬化剂治疗两次,治疗后包块变小,但仍偶有突出,休息可回纳腹腔,当日劳作时包块复发,初未在意,后用力劳作后出现包块剧烈疼痛。
查体可见:右侧腹股沟区见一约14*6cm大小包块,触碰疼痛明显,部分降入阴囊。患者病情危急,与家属讲明手术风险后,立即急诊予患者行右侧嵌顿疝松解+疝内容物探查+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修补术。
术中探查见:患者腹股沟区因注射硬化剂粘连致密,解剖结构失序,疝内容物为大网膜及部分小肠,颜色尚可,手术顺利,患者术后5天出院。
(巨大的疝)
(微创的切口)
方医师提醒:该患者因害怕手术,图省钱,起初使用硬化剂治疗,结果损失更多,硬化剂治疗有明显的缺陷,硬化剂可导致腹股沟区粘连,解剖变异,因为材料的不确定性,并不能排除癌变可能,目前该方法未被临床采用推广。
案例二:
案二:某男,安吉人,60岁,因“右腹股沟区突发包块疼痛2天,加重3小时”入院就诊。入院患者轮椅推入,疼痛剧烈,伴频繁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患者诉2天前包块很小,也有腹痛,以为胃病,没在意,谁料3小时前上厕所时包块突然变大,疼痛加重,伴恶心呕吐。
查体可见:右侧腹股沟区见一约4*3cm大小包块,触痛剧烈,未降入阴囊。患者胃肠道反应较重,考虑肠道嵌顿,不排除肠坏死可能,患者病情较重,告知家属风险,立刻急诊行右侧嵌顿疝松解+疝内容物探查+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修补术。
术中探查见:患者为复合疝,疝内容物为小肠及大网膜,小肠部分颜色变暗红色,热敷后很快好转正常,探查嵌顿小肠前后20cm未及异常,疝内容物大网膜与疝囊明显粘连,颜色正常,分离、止血、还纳腹腔。患者术后4天出院。
方医师说,疝气是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诱发,临床以腹股沟疝多见。除一岁以下幼儿因有自行消失的可能暂不手术、采用疝气带压住深环外,为避免疝块逐渐增大、症状加重,甚至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患者生命,均建议患者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疝修补术是外科极为成熟的手术,医院外科每年完成各种疝气就逾百例,其中嵌顿疝并不少见,而且目前的微创治疗,使得手术出血少、解剖结构清晰、补片零褶皱、术后零感染、围手术期零抗生素使用、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快速康复,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
宣教医生
方振军
方振军
肝胆外科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肝胆、胃肠、疝、甲状腺等腔镜微创手术,对急腹症、腹部创伤等急危重症尤为擅长
科室:外科职称:主治中医师
文字:方振军
编辑:傅周
更多精彩推荐
医师提醒│告别无知引起的尿毒症
小包皮,大问题!
珍惜生命、关爱乳房,做好预防与保健
浅议感冒——之中医防治
允许孩子生点病,是最好的礼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