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检查排除子宫器质性病变以后,这种少量出血考虑是“排卵期出血”。
排卵期为什么会出血?
排卵期出血,主要与排卵之后雌激素水平波动有一定关系。一般情况下,一个月经周期中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随着卵泡的生长,雌激素分泌量逐渐增加,至排卵前达到高峰。
等到卵泡排出,雌激素水平骤然下降,如果不能维持子宫内膜生长所需,就会引起子宫内膜局部脱落,从而发生少量突破性出血现象。
之后,随着黄体的形成,雌激素的量得到补充,子宫内膜停止脱落,出血就停止了。
怎么判断是不是排卵期出血?
某些疾病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如宫颈息肉、宫颈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有时恰好在排卵期,易被误认为是排卵期出血。
因此,出现“经间期出血”时,不能盲目认为只是排卵期出血,医院进行妇科检查和B超观察,以排除器质性疾病。
排卵期出血要不要紧?
这需要根据出血量的多少以及伴随出现的症状综合判定。排卵期出血通常量比较少,有的仅表现为咖啡色分泌物,或白带中夹血,出血持续时间较短,几个小时或2-3天后就自行停止,并不会影响生活,对健康也无妨碍,多数能够自愈,无需特殊治疗。同时,排卵期出血也是排卵的“信号”,掌握恰当有利于备孕夫妻合理安排同房时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排卵期出血频繁,出血量接近或达到月经期,持续时间超过一周,伴随剧烈腹痛,其他时间也有出血状况,需要警惕可能是其他妇科疾病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