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艾文化寻根央视中华医药栏目端午

中国艾文化传奇?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艾叶的简述

艾,又名冰台(《尔雅》)、艾蒿(《尔雅》郭璞注)、医草(《名医别录》)、灸草(《埤雅》)、蕲艾(《蕲艾传》)、黄草(《本草纲目》)、家艾(《医林纂要》)、甜艾(《本草求原》)、艾蓬、香艾、阿及艾(《中药大辞典》)。

现代认为古代的艾是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evl.etVant.及近邻种的复合名称,药用其叶,故药材名为艾叶,英文及拉丁名为“Leafofargyiwormwood”和“FoliumArtemisiaeArgyi”,今天艾叶的药用正品就是Artemisiaargyi,《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年版)一部收载的中药艾叶都是这个品种。同属植物艾蒿A.vulgarisL.、野艾蒿(小叶艾)A.lavandulaefoliaDC.、魁蒿(黄花艾)A.princepsPamp.的叶在全国部分地区等同艾叶人药,且药用历史颇久,故《艾叶》等专著均把此三个品种列为艾叶的代用品。此外,在全国各地还有把朝鲜艾、宽叶山蒿、天山艾、蒙古蒿、红足蒿、歧茎蒿、蒌蒿(水蒿)、灰苞蒿、辽东蒿、阴地蒿、柳叶蓠、五月艾、白叶蒿、南艾蒿(南野艾)、湘赣艾、暗绿蒿、中南艾(中南蒿)、秦岭蒿、矮蒿等20多个与艾叶同科同属的植物混做艾叶入药。

艾叶别名众多,如冰台、艾蒿、医草、家艾、草蓬、狼尾蒿子、野莲头、陈艾、灰草、萎蒿、白艾等为菊科植物。

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可升可降;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温通经络等作用。功能主治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心腹冷痛,安胎,止血,对妊娠下血,泄泻久痢,带下,湿疹,疥癣,痈肿,痔疮,痈疡均有疗效,是一种妇科疾病的良药,对男性泌尿科疾病也有显著疗效。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有回阳,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胎等功效,所以常用于针灸。

另外艾叶还具有抗真菌、平喘、利胆、抑制血小板聚集、止血、对胃肠道及子宫、心血管系统、抗过敏的作用等,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民间端阳节家家以艾草扎菖蒲之剑,悬于门首用来辟邪,枝叶熏烟可祛除蚊虫。在流感盛行期间,用艾叶烟熏30分钟,之后开窗通风还可预防流感,艾叶洗澡还可改善皮肤瘙痒等症状,对小红疙瘩,毛囊炎,湿疹等症均有疗效。民间将艾叶做成很多种食物如:艾草糕,艾草粑粑,艾草汤圆,艾叶馒头,艾叶茶,艾叶煮鸡蛋等此外种种都可证明艾草用途之广泛。

新鲜艾叶可以切碎和面一道做成窝头或者叫做清明团子,清新可口,南方一带清明前后做的清明果含有艾草物质,深受人民的喜爱。但是使用艾草不宜过多,以防其中的有毒成分过量。不管是新鲜艾草和干艾草煮沸后的茶水是可以适量食用的,有排毒通气的作用。

艾草生长在田间地头,农村十分多见,无论是新鲜的艾草还是干艾草都具有不同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古人把艾草称之为扶阳助火之圣物,这是因为艾草这种植物很奇特,它易燃,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烟雾,但却没有明火,当时的巫师认为艾草点燃后就是引来了‘天火’,在一团烟雾之中开始与神对话,制造出一种很神秘的氛围。特别是艾绒在被点燃之后产生的烟雾对人体有一种奇特的效果,这种神秘感就在于我们似乎接近了古人的想象与思维。按照古人的思维,我们用艾草引来了太阳的纯阳之气,用它的热力和气味驱散了体内的寒,湿,风邪,安定了心神,疏通了经络血脉,也补充了人的后天之气,帮组身体坚固防御系统,靠自身的力量治愈疾病。

古人认为艾草不是一种普通的中药材,而是上天恩赐恩赐人们扶阳助火的“圣物”之草。因此《扁鹊心书》中说道: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就是要我们不断用艾灸之火来补充我们身体中的阳气,来接引太阳之火,温暖我们的身体。一方面治愈疾病,更重要的是可帮助我们延长寿命,让生活更有质量!

艾叶的药用历史

艾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植物,收载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约年间诗歌总集的《诗经》中就载有艾,《诗经王风·采葛》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后,由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撰写的长诗《离骚》中也提到艾,云“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从这两部公元前的著名诗集中均载有“艾”自情况看,艾叶在当时的知名度已经很高,说明艾在公元前就已普遍应用了,这种应用当然是以医药用途为主的,这一点可从与《离骚》同时期酌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一书的记载中得到证实。《孟子》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庄子》中也有“越人熏之以艾”的记载。

此外,《楚辞》有“萧艾于箧笥谓蕙芷而不香”。《春秋外传》有“国君好艾,大夫知艾”,孔瑶之《艾赋》有“奇艾急病,靡身挺烟”等记载。可见艾在当时已成为重要而常用的治病药物。

但是,艾叶真正用于治病的最早记载是成书不晚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该书中载有两个用艾治病的处方。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是中医病理学、针灸学、诊断(切脉)学的基础,书中主要叙述的是医学理论,对于药物的记载较少,而艾叶却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之一。

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撰《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后世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其附方中有2个用艾的处方,即胶艾汤和柏叶汤,前方仲景用其治经寒不调或胞阻胞漏、官冷不孕等症,取艾叶之暖宫止血作用,后方仲景用其治吐血不止,取艾叶“主下血、衄血”之功,此二方至今仍是中医临床常用之方。

艾叶作为药物正式记载始见于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该书对艾叶的药性理论作了较全面的论述:“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譬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一名冰台,一名医草,生田野。三月三日采,暴干。作煎,勿令见风。又,艾,生寒熟热,圭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所载的“止下痢”“妇人漏血”“衄血”等应用,一直为后世所遵循,时至今日,仍是艾叶的主要应用方面。

唐·孟诜《食疗本草》最早介绍了艾叶的食疗方法及作用:“若患冷气,取熟艾面裹作馄饨,可大如丸子许。”“春月采嫩艾作菜食,或和面作馄饨如弹子,吞三五枚,以饭压之,治一切鬼恶气,长服止冷痢。”

宋·苏颂《图经本草》是最早对艾叶生药学内容有较全面记载的专著,云:“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病尤胜,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暴干,经陈久方可用。”书中附有“明州艾叶”图,复道即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明州即今浙江宁波四明山地区,说明宋代时河南安阳汤阴县和浙江宁波四明山所产的艾叶质量最好,艾叶普遍已用于灸疗,入药用陈年艾。

明.李言闻、李时珍父子对艾叶研究颇为深入,李言闻曾著有《蕲艾传》一卷,称赞艾叶“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此书可能是第一本专门论述艾叶的专著,惜已失传。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艾叶的植物形态有详细的描述,对前人论述艾叶性寒和艾叶有毒的观点李时珍采蕲艾进行了讨论和指正,并附用艾叶治病的单、验方52个,是收载艾叶附方最多的本草专著之一,为推动和指导艾叶的应用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李时珍对于产自家乡的道地药材蕲艾更是十分推崇,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此述被后世视为有关蕲艾的经典论述而被历代医籍所转载,蕲艾也因此而名传渐远,闻名天下。

艾叶在古代不仅在医药上广泛应用,在民俗应用上也十分普及,历代一些经史、农学书籍也多有记载。被誉为集16世纪以前农学之大成的《群芳谱》对艾叶就有详细的记载,云:“五月五日采艾,为人悬门户上,可禳毒气。其茎干之,染麻油引火点灸,滋润灸疮不痛,又可代芪草作烛心。”在端午节,民间有挂戴艾叶及食用艾叶以“避邪”“禳毒气”的习俗.一些经史书籍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民间习俗的记载。艾人即以艾草扎成人形,悬挂在门窗上以禳毒气,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艾虎,即用艾作虎或剪彩为虎,粘艾叶,戴以辟邪。宋·周紫芝《竹坡词·永遇乐·五日》云:“艾虎钗头,菖蒲酒裹,旧约浑无据。”艾酒,即浸艾的酒。元·陈元靓《岁时广记》二一艾叶酒云:“金门岁节,洛阳人家端午作术羹艾酒。”艾糕,即加艾制成的糕饼。《辽史·礼志六·嘉仪下》云:“五月重五日,午时,采艾叶和绵着衣……君臣宴乐,渤海膳夫进艾糕。”直至今天,这些习俗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仍较流行。

正是由于我国古代民间已普遍接受了艾叶“避邪”观念,所以,艾叶在民间的应用是十分普遍的,至今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由此可见,民间对艾叶治病作用的肯定。在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湖北蕲春县即有很多用艾的习惯,开发之中,艾叶茶、蕲艾保健酒、艾叶饺子、艾叶月饼、艾叶粽子、艾叶绿豆饼等都有上市销售的成品。某些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还专门生产艾叶食品类如艾糍粑、艾水饺、艾青团、艾香串、艾汤圆、艾酥饼、艾铜锣烧、艾香粥等批量上市,出口日本,深受欢迎。艾叶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相信随着艾叶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艾叶这个重要而“伟大”的传统药物将会为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发挥更重要、更积极的作用。

艾叶的性味

药物的性味指药物的性质和气味,即四气五味。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五味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苦味有清泄、燥湿作用。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也有收敛固涩作用。

艾叶性味的最早记载见于《名医别录》,载其:“味苦,微温。”其后的本草医籍多承其说,如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证类本草》,元代的《食物本草》《汤液本草》,明代的《本草纳目》《本草品汇精要》《本草乘雅半偈》及地方性本草《滇南本草》、医籍《医宗必读》,清代的《本草易读》《本草择要纲目》和《本草撮要》等均载其味苦,性温(或微温)。可见,在古代认为艾叶的性味以苦、微温为主。但在明代,李时珍在肯定艾叶味苦、性微温的同时,首次提出了“苦而辛”“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的观点,最早提出艾叶除了具有“苦”味外,还具有“辛”味。稍后之《群芳谱》亦载其性味“苦而辛”。明·李中梓著《本草征要》,为《医宗必读》之一部,他在肯定艾叶性味“味苦微温”的同时,又指出艾叶“辛可利窍,苦可疏通”,可见李中梓亦认为艾叶味“苦、辛”。清初名医汪昂撰有《本草易读》《本草备要》等本草学专著,前者载艾叶性味“苦温”,后者载艾叶性味“苦、辛,生温熟热”,亦认为艾叶有“辛”味。其后,《本草从新》载艾叶味“苦、辛”,《本草述钩元》载艾叶“味苦而辛”“艾叶生则微苦大辛,熟则微辛大苦”,清《本草求真》亦载艾叶“辛、苦,性温”。可见,明清时期已基本上肯定了艾叶的“辛”味。

关于艾叶的“性”,最早记载为“微温”,但后来出现了“生寒熟热”和“生温熟热”的记载。明《本草纲目》艾叶气味项下载有:“恭日:生寒,热热。”《中药大辞典》艾叶性味项下也有“《唐本草》生寒熟热”的记载,据此,“生寒熟热”似乎是《唐本草》最早提出和记载的,但据《证类本草》载“唐本注云:《别录》云艾生寒熟热”,可见最早提出艾叶“陡”为“生寒熟热”的是《名医别录》。事实上,尚志钧教授在辑复《名医别录》时已将“艾生寒熟热”的内容辑人该书中,只不过是《唐本草》延续其说而已。明《本草蒙筌》续承此说,载:“艾叶,味苦,气生寒熟热。”同时代的朝鲜医家许浚也承此说,他在《东医宝鉴》中载:“艾叶……其性生寒熟热。”明·缪希雍在《本草经疏》中在肯定艾叶性味“苦微温,熟则大热”的同时,也论述了艾叶的“生寒"陛和其“辛”味,他指出:“(艾叶)辟风寒,其性辛温也,捣汁服止伤血者,生寒而兼辛散也,杀蛔虫者辛而苦也。”明·李时珍又首次提出了艾叶性“生温熟热”的观点,他还在《本草纲目》中对“生寒”观点提出了批评:“艾叶……生温熟热……苏恭言其生寒……则见其能止诸血……遂谓其性寒……误矣。”此说得到后世不少医家的赞同,明《群芳谱》,清《本草备要》《本草从新》《本草述钩元》等均将艾叶性味载为“生温熟热”。

近代对艾叶性味的认识可归纳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此期间的医药专著如年出版由前世界书局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年出版由南京药学院编的《药材学》,年出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的《中药志》等一些重要药物学著作均载其性味为“苦,微温”。第二阶段是70年伐以后,随着药性理论研究的深入,已认识到艾叶具有不容忽视的“辛”味,故此期间一些重要的药物学专著均将艾叶的性味记载为“苦、辛,温”,如《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药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至年版)等。

药性是根据药物实际疗效反复验证而推论出来的,是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药味的确定最初则是由口尝得来的。艾叶最早的性味确定亦是如此,口尝确定为“苦”味,据其有一定的“辟风寒”作用而确定其性“微温”,故最早记载艾叶性味的《名医别录》将其性味定为“苦,微温”。李时珍根据艾叶的功用首次提出了艾叶的辛味。受此影响,现代对艾叶性味的认识也出现了“苦,微温”和“苦、辛,温”两种,不同之处是后者给艾叶的性味加上了“辛”味。艾叶是否有辛味呢?中医学认为,辛味有发散作用,有资料介绍在解表、祛风湿、芳香化湿、温里、理气等类药中辛味药占大多数,辛味能祛寒,辛味药的化学成分以含挥发油者最多,由此可以认为辛味药多具有解表、祛风湿(化湿)、温里(祛寒)、理气等作用。辛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李时珍最早提出艾叶药性具有“辛”味挥发油,而艾叶恰具有散寒、除湿、理气血等作用,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故从其功用及化学成分看艾叶当具有“辛”味。可见,李时珍最早提出艾叶具辛味是科学的,现代将艾叶性味确定为“苦、辛,温”也是合理的。所以,艾叶的性味当是“苦、辛,温”。

艾叶的归经

归经表示药物作用的部位,药物的归经是药物作用部位所归属的脏腑经络,也就是药物对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古代多用经络名称表示归经,现代则用脏腑名称表示。

艾叶的归经最早见于《本草纲目》,李时珍日:“(艾叶)入足太阴、厥阴、少阴之经,苦酒、香附为之使;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后,明·缪希雍著《本草经疏》承其说,载:“艾叶禀天地之阳气以生……入足太阴、厥阴、少阴。”明·张景岳撰《景岳全书》载:“(艾叶)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按脏腑经络学说足三阴经分别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可见,明代对艾叶的归经认识是一致的。到了清代,《本草备要》《本草易读》《本草从新》《本草述钩元》等均延续明代所说,谓艾叶“入足太阴、厥阴、少阴三经(即肝、脾、肾经)”,其中《本草备要》《本草从新》办载其能“通十二经”。但亦有不同认识者,清·陈士铎在所著《本革新编》中提出艾叶入脾、肾、肺三经,他在另一部著作《本草秘录》中亦载有:“蕲艾……不若野艾入脾肾肺三经,祛寒而逐痰湿。”可见陈士铎认为艾叶入“脾、肾、肺”三经,而非“肝、脾、肾”三经。其后,清·叶桂撰《本草再新》又提出艾叶“入心、肾二经”,但这些只是作者个人的认识而已,并未被医药界所接受。

现代对艾叶归经的认识基本上是统一的,如《药材学》、《中药大辞典》、《中药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药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至年版)等,对艾叶的归经载为“肝、脾、肾经”。可见现代对艾叶归经的认识也是继承由李时珍提出的,为明清医药学家所普遍遵循的艾叶归经范围。所以,艾叶归经当是入肝、脾、肾经。

艾叶的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趋向,药物作用的升降浮沉与药物本身的性味、质地、药用部位以及炮制、配伍等有一定关系。

一般来说,味辛、甘,性温、热的药大多升浮,味苦、酸,性寒、凉的药大多沉降;花叶类药多升,种子果实类药多降。按此推论,艾叶性味温辛,亦是质轻的叶类药材,故理当属升浮性质的药物,但艾叶的升阵浮沉《本草纲目》载为“可升可降”。明,缪希雍在《本草经疏》中亦载艾叶:“可升可降,其气芳烈,纯阳之草也。”其后,清·杨时泰《本草述钩元》、蒋介繁《本草择要纲目》等均载其“可升可降”。说明艾叶具有升降双重属性,可随不同配伍用药而发挥不同的作用。清·张德裕在所辑《本草正义》中就指出过:“(艾叶)止吐血者宜生用,取其辛开以疏经络之壅,然温升之性,必与上溢之症不合,古人有四生丸之制,以柏叶、荷叶、生地之清肃下降者为主,而后佐以艾叶之辛温,欲其同气相求,易于桴应,非艾之一味可以止上升之吐衄也。其止下利,则以里寒泄泻而言,辛温升举,因其所宜。”清·杨时泰在所辑《本草述钩元》中亦指出:“古方调经,多用艾,与疗崩漏及妊娠下血,皆合阿胶投之,以阿胶入手太阴为气中之阴,艾叶入肝、脾、肾三经,为血中之阳,有升有降,合和以调气血而以固脱也。”

由此可见,艾叶虽略有升举(浮)之性,但仍可通过配伍发挥其沉降的治疗作用,艾叶确具时珍所述的“可升可降”之性,了解和掌握艾叶的这一升降浮沉特性,根据临床实际需要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配伍使用,可转变其升降浮沉的不同作用趋向,以适应治疗需要,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服务。

艾叶功能主治

艾叶的功能主治最早记载见于《名医别录》,载其:“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鐾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该书作者陶弘景在编撰其另一部专著《本草经集注》时,除了将上述内容全收载于书中外,还根据自己实际经验对艾叶的功能主治加上了注文:“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治癣甚良。”

唐《药性论》载:“艾叶使能止崩血,安胎止腹痛,醋煎作煎治癣,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煎叶主吐血,实明目……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驭叶捣汁饮。”

唐《食疗本草》载:“(艾叶)主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五代吴越《日华子本草》载:“(艾叶)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艾实壮阳助水,壮腰及暖子宫。”

宋《本草图经》载:“(艾叶)生捣叶取汁饮,止心腹恶气。“中风掣痛,不仁不随。”“又治癞。”

南宋·王介撰《履境岩本草》载其:“治咽喉闭病、热壅,饮食有妨者。”

金·张元素撰《珍珠囊》载:“温胃。”

元·李杲编《食物本草》载:“(艾叶)长服止冷痢。”

元代著名医家王好古认为:“(艾叶)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明《本草纲目》载:“温中,逐冷,除湿。”李时珍首次提出了艾叶的这一功效,并指出:“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亦主“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寒湿脚气。”后世将艾叶应用于治疗风湿痹痛亦是受到时珍所述这一功效的启发。

明《本草蒙筌》载:“实取人药,令人有娠,助水壮阳,暖腰膝明目。”

明《滇南本草》载:“治安胎,止吐血,红崩下血,赤白带,下元虚冷。“治大肠下血,在粪前。”

明·缪希雍撰《本草经疏》载:“(艾叶)为治白带之要药,调经之妙品,放妇人方多须之。”李时珍指出艾叶功效“温中,逐冷,除湿”

明《本草正》载:“(艾叶)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故能安胎。止心腹痛,治带下、血崩,暖腰膝,止吐血、下痢,辟风寒、寒湿、瘴疟、霍乱h转筋及一切冷气。”

明·倪朱谟撰《本草汇言》载:“艾叶,暖血温经,行气开郁之药也。开关窍,醒-二切沉痼伏匿内闭诸疾。若气血、痰饮、积聚为病,哮喘逆气,骨蒸痞结,瘫痪痈疽,瘰疬结核等疾,灸之立起沉疴。若入服食丸散汤饮中,温中除湿,调经脉,壮子宫,故妇人方中多加用之。”

清《本草备要》载:“(艾叶)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

清《本草求真》裁:“(艾叶)能除沉寒痼冷,凡一切病因寒湿而见血衄崩带,腹痛冷痢,霍乱转筋,胎动腰痛,气郁,经水不调,子宫虚冷,虫动疮疥者,服之能见效。”

清《得配本草》载:“(艾叶)得乌梅治盗汗……烧灰吹鼻血不止。”

清《本草秘录》载:“祛寒气而逐痰湿,安痛而暖关元,胎漏可止,胎动可宁,月经可调,子宫可孕。”

清《本草述钩元》载:“主温下元,利阴滞,开结达气,逐冷祛湿,利肝滞冷气作痛,治血病吐衄血痢。疗女子虚漏湿带,暖子宫使孕,并妊娠漏皿,产后下血不止。”

现代医药专著对艾叶功能主治的记载多是继承古代本草医籍的论述。《中国药学大辞典》载:“温气血,逐寒湿,安胎止诸血,蠲腹痛,有疏解强壮之效,用作缓性通经药,又为驱虫解热药及近用作消化不良药。”

《中药志》载:“(艾叶)主治……久痢不止,疝气疼痛。”

《中药新编》载:“对腹痛吐泻有效,并子宫出血、衄血等,为止血药,日本民间用以煎汤沐浴,谓有解热功效,又代用烟草谓能止喘息,并传作煎服,可治疟疾云。”

《中药大辞典》载:“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血、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全国中草药汇编》载:“功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主治功能性子官出血、先兆流产、痛经、月经不调,外用治湿疹、皮肤瘙痒。”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症。”

综上所述,艾叶功能当为:灸百病、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止痛、安胎、温胃、止痢、开郁,外用除湿止痒。主治:崩漏,妊娠下血,胎动不安,产后恶露不尽,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宫冷不孕,赤白带下,吐、衄、咯血及下血等,心腹冷痛,久痢,泄泻,霍乱转筋,瘴疟,风寒湿痹,中风掣痛,肩痹腰痛,寒疝疼痛,丹田气弱,脐痛畏冷,寒湿脚气。外用治疗疥癣、湿疹及皮肤瘙痒等。

近年来的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表明,艾叶具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止血、镇痛抗炎、抗过敏、护肝利胆、镇静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肤病、慢性肝炎等多种疾病有较好疗效。现代论述艾叶的功能主治应当包括这些内容。

另外,与艾叶功能主治相似的药物较多,但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特长和侧重面,故应合理的区别选择使用。

1.艾叶与侧柏叶的比较二者均能止血,然艾叶性温,暖气血而通络,逐寒湿而治冷痛,炒炭敛涩,用于下焦虚寒出血,亦可反佐而治血热妄行之吐血,其量及配伍,须当权衡。侧柏叶性寒而涩,生用淆热凉血、收敛止血,常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但是与温热药配伍或炒炭存性亦可治虚寒性出血。

2.艾叶与肉桂的比较两者都能治寒证腹痛(有时同用),但艾叶以祛寒逐湿见长,主治寒湿腹痛,阴虚而有伏热者也可用;而肉桂温中助阳,主治虚寒腹痛、四肢冰凉,表现阳虚者则适宜,阴虚阳亦不足者亦可用。此外,艾叶能止血、调经安胎;而肉桂能行血不能止血,能动胎不能安胎。

3.艾叶与炮姜的比较艾叶温经止血,与炮姜功能相似,但炮姜主中焦虚寒,艾叶主下焦虚寒。

4.艾叶炭与陈棕炭的比较二者皆为止血之品,艾叶炭逐寒湿暖子宫,理气止血,治崩漏下血,重点在温;陈棕炭苦涩而敛,塞流止血,治崩漏便血,重点在涩,两者常配合使用以奏温涩之效。艾叶炭温而无阻瘀之弊,陈棕炭涩而留瘀,对有瘀或瘀未尽之出血不宜使用。

艾叶配伍应用

艾叶的应用历史比较早,现存记载最早见于成书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该书中载有用艾叶治疗“颓”和“朐养(痒)”等病证。其后,历代本草医籍对艾叶的应用均有大量的记载,现按年代从古到今将艾叶的应用分单独应用和配伍应用两个部分分别阐述,以供参考。

(一)单独应用、

古今单独应用艾叶治病的记载较多,现选择一些用艾叶治疗的有代表性的疾病介绍如下。

1.古代应用

妊娠卒胎动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转抢心,或下血不止:艾叶一鸡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二服(葛洪《肘后备急方》)。

妊娠伤寒、壮热、赤斑变为黑斑、溺血:用艾叶如鸡子大,酒三升,煮取二升半,分为三服(《伤寒类要》)。

妊娠卒下血及子淋:生艾叶一斤,研,冬用茎,干者亦得,以酒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外台秘要》)。

妊娠风寒,卒中,不省人事,状如中风:用熟艾三两,米醋炒极热,以绢包熨脐下,良久即苏(《妇人大全良方》)。

胎动迫心作痛:艾叶鸡子大,以头醋四升,煎二升,分温服(《子母秘录》)。

产后腹痛、欲死,因感寒起:陈蕲艾二斤,焙干,捣铺脐下,以绢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气出,则痛自止矣(《杨诚经验方》)。

白带:热盐炒艾熨脐(《妇人大全良方》)。

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若为客气所中者,当吐出虫物。(《补缺肘后方》)

伤寒时气、温病头痛:以干艾三斤,以水一斗,煮取一升,去滓,顿服取汗(葛洪《肘后备急方》)。

胸胁腹肉绞急切痛,不可抑按,或即吐血或鼻中出血,或下血:熟艾如鸭子大,三枚,水五升,煮取二升,顿服之(葛洪《肘后备急方》)。

蛔虫心痛如刺,口吐清水:白艾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或取生艾掐汁,五更食脯一片,乃饮一升,当下虫出(葛洪《肘后备急方》)。

心腹恶气:艾叶捣汁饮之(《药性论》)。

脾胃冷痛:白艾末,沸汤服二钱(《卫生简易方》)。

心腹冷痛:艾叶为末,汤下(《本草易读》)。

头风久痛:蕲艾揉为丸,时时嗅之,以黄水出为度(《青囊杂纂》)。

霍乱洞下,不止:以艾叶一把,水三升,煮一升,顿服(《外台秘要》)。

口吐清水:干蕲艾,煎汤啜之(《怪证奇方》)。

脑漏鼻出黄汁:以艾绒装在烟筒内吸食数日即愈(《本草撮要》)

忽然吐血:熟艾三团,水五升,煮二升服。一方,烧灰水服二钱(《备急千金要方》)。

吐血不止:用艾叶煨汤点童便服之即愈(《滇南本草》)。

鼻血不止:艾叶烧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太平圣惠方》)。

大肠下血:在粪前,艾叶煎汤服,最效(《滇南本草》)。

中风掣痛、不仁不随:取干艾叶一斛许,揉团纳瓦甑中,并下塞诸孔,独留一目,以痛处着甑目而烧艾熏之,一时间愈矣(葛洪《肘后备急方》)。

咽喉不利,肿塞,气遒不通:以生艾叶捣烂,敷肿上,随手即消。冬月以熟艾,和水捣汁敷之亦佳(《太平圣惠方》)。

咽喉肿痛:用嫩艾捣汁,细咽之(《医方大成》);亦用青艾和茎叶一握,同醋捣烂,敷于喉上,冬月取干艾亦得(《证类本草》)。

火眼肿痛:以艾烧烟起,用碗覆之,候烟尽,碗上刮煤下,以温水调化洗眼,即瘥(《斗门方》)。

咽喉骨哽:用生艾蒿数升,水酒共一斗,煮四升,细细饮之,当下(《外台秘要》)。

风虫牙痛:化蜡少许,摊纸上,铺艾,以箸卷成筒,烧烟,随左右熏鼻,吸烟令满口,呵气,即疼止肿消(《普济方》)。

舌缩口噤:以生艾捣敷之,干艾浸湿即可(《圣济总录》)。

小儿脐风:艾叶烧灰填脐中,以帛缚定效(《简便方》)。

头风面疮,痒出黄水:艾叶二两,醋一斤,砂锅煎取汁,每薄纸上贴之,一日一二两上(《御院药方》)。

小儿疳疮:艾叶一两,水一升,煮取四合,分三服(《备急方》)。

小儿烂疮:艾叶烧灰缚之,良(《子母秘录》)。

鹅掌风:新艾真者四五两,水四五碗,煮五六滚,人大口瓶内盛之,用麻布二层缚之,将手心放瓶上熏之,如冷再热,如神(《陆氏积德堂方》)。

寒湿脚气:以熟艾夹入袜内穿(《本草纲目》)。

腰膝疼:陈艾一斤。浓煎,将以深桶满盛,将脚搁其上,却以衣服覆之,令其汗出透了,如汤可容下脚,刚以膝脚放人浸之(《普济方》)。

癞疾(自癞):艾千茎,浓煮,以汁渍曲作酒,常饮使醺醺(葛洪《肘后备急方》)。索涅咐I巳艾叶袜子治寒湿脚气

2.现代应用

疟疾:陈艾,切碎,开水泡成ml,在疟疾发作前服ml,隔2小时再服ml(《湖北中草药志》)。

产后受凉、咳嗽、气喘久不愈:用艾叶煮水淋浴30分钟,浴后即时穿衣保暖,每周沐浴2~3次(日本民间经验方)。

小儿伤风咳嗽:蕲艾叶l把,用酒稍炒,乘热敷脐眼(神阙穴)和脚心(涌泉穴)(《蕲州药志》)。

经漏:用艾叶—把煎水,趁热熏洗下身(《浙江中医杂志》)。

习惯性滑胎:陈蕲艾1把,煮鸡蛋3个,煮熟后吃蛋(《蕲州药志》)。

痛经:蕲艾,煮鸡蛋2个,食蛋喝汤(《蕲州药志》)。

多年筋骨疼痛或腰腿痛:艾叶,水煎,熏蒸后泡洗(《蕲州药志》)。

肩痹:将艾切细,用米醋拌炒,装入布袋内,趁热敷于患处(《陕西中医》)。

消化不良:艾叶若干,将其叶柄筋抽掉,揉成绒状,做成小指大的艾绒团,一次吞服5—7个(《蕲州药志》)。

小儿泄泻:取艾绒一握,夹双手掌中间合力搓揉至艾绒发热,将其敷于小儿脐部(神阙穴)(台湾《自然疗法》)。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蕲艾叶研粉末,取少量吹入或蘸搽耳内,每天2-3次(《蕲州药志》)。

痔疮:取艾蒿全株(干品约50g),剪成数段加水并加少许盐煎煮,将患部先熏5分钟,再洗5分钟,再泡5分钟(《中医药信息报》)。

湿疹、疥癣、荨麻疹:用艾叶水煎外洗(《青海卫生》)。

女阴炎、肿痛热痒:艾卷燃着后,自熏患处(《疮疡外用本草》)。

咳嗽:用艾叶适量,加水煎煮15分钟,取煎液趁热熏洗双脚,每晚睡前一次(《浙江中医杂志》)年第3期)

慢性瘘管:艾叶,用纱布包好,加水煎汤,趁热熏洗坐浴(医院方)。

慢性溃疡:艾叶煎汤,浸洗创口,洗后常规换药(《熏洗疗法》)。

象皮腿:艾叶浓煎,取汁熏洗患肢(《熏洗疗法》)。

(二)配伍应用

艾叶的配伍应用古今均较广泛,据《得配本草》和现代《中医百病用药配伍指南》记载,艾叶主要有以下配伍应用。

配香附,治肝郁夹寒,月经不调,宫冷不孕,带下,心腹疼痛,胎动不安及男子少腹冷痛,睾丸冷痛等症。

配阿胶,治妇女血虔寒滞,经行腹痛,月经过多,崩中漏下或产后下血,淋漓不尽。

配乌梅,治盗汗(热在阴分而汗者不宜用)。

配地肤子,治湿疮,癣疥,睾丸湿冷。

配当归、香附,治虚寒性月经不调,子宫出血。

配当归、熟地黄,治宫寒月经不调或冲任不固,崩中漏下等。

配阿胶、地黄,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及妊娠下血。

配雄黄、硫黄,制成艾卷外用,灸患部或煎水熏洗,治湿疹,癣癞。

配生地、侧柏叶,治血热妄行的出血。

配炮姜炭、灶心土,治衄血、便血属虚寒者。

配黄芪、党参,治气虚不固之症。

配阿胶、当归、地黄,治崩漏下血之症。

配香附、当归、肉桂,治月经不调,腹部冷痛,官寒不孕等症。

配血余炭、陈棕炭、侧柏叶,治虚寒出血,崩漏,月经过多。

配吴茱萸、当归、香附,治虚寒性脘腹疼痛,少腹疼痛,痛经等。

配苍术、地肤子、白鲜皮,煎汤熏洗,治皮肤湿癣瘙痒。

配生地、生侧柏叶、生荷叶,治血热妄行,吐血、咯血、衄血等。

配蝉蜕、蒺藜、防风、黄芪,治湿疹,癣癞。

配香附、当归、白芍、吴茱萸,治腹中寒痛,月经不调。

配炮姜,治下焦虚寒的月经不调,经来腹痛等症。

配生姜,治男女下血,赤白冷痢。

艾叶炭配陈棕炭,治子宫出血。

重庆市中医非物文化遗产

老氏静卧养生法(梦密功)

传奇故事

不觅仙方觅睡方,

一睡百病消!!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找哪家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正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lele168.com/zlff/6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