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联系方式:
小儿疝气一般多为腹股沟疝气,原则上是应该进行手术疗法。现在麻醉和手术都很进步,手术危险性极低。中医认为,疝的发病多与肝经有关,气血不畅,肝郁气滞,寒滞肝脉,皆可致疝;亦有先天脏气薄弱,不能收摄而致疝者。
故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简单的说与气血有关,气滞、寒湿、气虚,还有孕妇在怀孕的时候,如果营养不良,也会使胚胎发育不健全,都有可能导致小儿疝气。而采用药食调治,宜可疏肝顺气,温化寒湿。
疝气是指人体组织或脏器通过先天或者后天形成的身体薄弱点、缺损或者孔隙进入到其他部位。其主要表现是有一肿块于腹股沟区突出,有股部胀大感、拉扯痛或者疼痛感。主要类型包括股疝、脐疝、斜疝、手术复发疝、切口疝、腹股沟直疝、白线疝等。
疝气特别在咳嗽、打喷嚏、腹部过肥、腹部用力过度、用力排便、小儿过度啼哭、妇女妊娠、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尤为明显。
虽然手术是愈合疝气的有效手段,但对于小孩及老年人这两大易发多发人群而言,许多人的身体状况并不适合手术。小孩的器官和组织都非常细微,精管动脉等十分脆弱,手术时稍有不慎,将导致小儿长大后不育;而全身麻醉也会损伤儿童的脑细胞,影响正常智力发育;年老体弱的患者进行手术同样存在较大风险。所以,中医有非常多的疝气调理方法。
荔枝橘茴散适应性强,茴香具有散寒、止咳祛痰、健胃、止痛的功效,主治心腹寒冷,是调理疝气常用的药材。荔枝核具有舒气散结、祛寒止痛的功效,主治睾丸肿痛、寒疝腹部痛。橘核性寒,归肝胃、小肠经,有利气止痛功效。
荞麦川乌胡椒散可止痛,将生川乌、白胡椒研成细末,同荞麦面用好白酒拌成泥状,包扎在脚心处。连用1周,每日换药1次,但是体虚者禁用。
毕竟,采用无副作用的中药调理,可使孩子免受的伤害较小,而且相比传统的手术疗法,没有任何伤痕,不会像手术那样损害到神经。
赞赏